《調音師》大電影中需要的特效並不多,就只是一隻兔子而已,總計一分鐘都不到,而且也不用另外拍。
但就是這隻栩栩如生的兔子,以目前國內特效水平來看,基本是做不出來的。
好在,路平安現在有了“X”,這樣簡單的特效只要在軟體裡素材庫拉出來調整一下就好。
當然,“X”軟體也不是萬能的,涉及到真人的鏡頭還是需要一些外部道具以及裝置的輔助。
雖然目前路平安暫時用不到這些高階特效,但對於組建完整特效團隊的想法他已經有了,畢竟他得為未來的大片做準備嘛,只不過現在並不著急,時機和資金都不充分,慢慢來好了。
拉出素材庫,輸入所需的指令,搗鼓了一天,特效就正式開始緩慢生成。
路平安預計,最多一週,便能完成大電影的所有特效鏡頭。
這就大大加快了後期製作的進度。
最終在5月16號,《調音師》大電影完成所有特效鏡頭。
。。。。。。
“你這特效是給誰做的?”
17號這天,韓三品在剪輯室看了幾遍那栩栩如生、幾乎看不出是特效的兔子後,終於問出了心裡的疑問。
路平安很是淡定地回答:“當然是老美,現在國內哪能做出來啊。”
韓三品又問:“花了多少錢?”
路平安繼續淡定:“這次花的不多,找的是我爸以前的一個朋友,他在老美認識做特效的,對方也想開拓市場,就給了個友情價,6萬美金,也就50萬人民幣。”
這次《調音師》總共400萬預算,用到現在,因為場景比較單一,所以很省,除了特效外只用了347萬,也就是說留給特效的足有50多萬。
而路平安採購裝置也只用了20萬出頭,等於這一票他就賺了30萬左右。
而且這還不是一票生意,以後再用特效還能賺,只需要一些電費和維護費成本即可。
至於50萬做特效貴麼?
特效也要看質量的,五毛特效和現在《調音師》這種特效自然不能比,而且現在還是2001年,這種特效就是全球頂級,所以當然不貴,甚至很值,韓三品就是這麼想的。
“這種程度的特效在好萊塢都是頂級的了,幾乎看不出來是特效,20萬美金都值!”
韓三品有些驚訝,他本來還想給路平安介紹特效公司,卻沒想到人家在這方面的路子比他野多了。
路平安搖頭道:“值歸值,但我覺得國內應該很少有人會用。”
韓三品也很贊同:“確實,國內電影市場還是太小了。”
張一凡有些同樣有些痛心地說道:“沒那個土壤,自然長不出頂級的東西,老美還是厲害的。”
“可不是麼。”
三人心中紛紛嘆了口氣,然後不再討論特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