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22 “X”特效公司 (1 / 4)

5月9號,第54屆戛納電影節開幕。

早先在近一個月前,本屆戛納電影節就公佈了入圍的各單元影片名單。

這次總共有23部長片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其中只有兩部華語電影入圍,而且都是來自灣灣。

分別來自侯孝賢的《薔薇的名字》,以及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

香江和內地此次均無一部影片入圍參賽,此前看好的關錦鵬的《藍宇》也遺憾錯失入圍。

相比於去年華語電影的風光,楊德昌的《一一》,姜文的《鬼子來了》,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三部華語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今年的確會讓人提不起勁來。

所以國內許多媒體發出了消極的聲音,那氣氛,就像奧運會某個王牌專案錯失前三一樣。

但好在,在短片單元還是有內地電影人身影的。

本次短片單元入圍的有12部。

其中一部就來自於幾個月前剛剛拿過柏林短片銀熊獎的路平安。

這次路平安憑藉短片《黑洞》,再次入圍戛納,並提名金棕櫚,未來將角逐短片金棕櫚獎,便讓路平安再次登報。

當然短片還有另一位內地電影人入圍,他叫楊潮,所帶的作品叫《待斃》,只不過他報名的是電影基石單元,這和正式競賽之一的短片單元相比含金量不是很高,再加上路平安本就有名了,所以也就很少人會報導他。

路平安的短片再次入圍,便有很多記者找到學校想要採訪他。

路平安直接以《調音師》大電影后期製作很忙為由,把採訪推給了胡清泉。

於是媒體們很快就知道,原來這部叫《黑洞》的短片只有兩分多鐘!

然後各種討論就出來了。

有正面的,佔大部分,同時也有消極的。

正面的說短小精悍,一定精彩。

消極的說時長太短,幾乎不可能拿到大獎。

甚至還有人說路平安是不是太不拿戛納當一回事了。

兩分鐘,這都創造戛納短片最短的紀錄了吧?

隨著戛納電影節開幕,這樣的討論也逐漸升溫。

六公主也加入了報導,先報匯入圍的兩部華語電影,再報導路平安,最後說本次評審中有楊德昌和李鞍,然後再是祝福路平安能再拿獎。

於是路平安的名字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電影界的頂流。

這樣的情況其實也是無奈。

誰讓戛納這次沒一部內地電影呢。

全都沒有那倒好了,只有一個路平安,不聊他聊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