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把《調音師》大電影復原成功,光靠路平安的話其實並不容易。
不過現在有了姜聞很多事情就不一樣了。
在拍攝過程中,路平安發現,其實金手指對於場景的評分是很靈活的。
比如在“主角進入明星的豪宅,看到了兇殺現場”這一場景。
讓路平安來拍的話,那他就是傻瓜式地照著原版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抄就好了,不夠90%就重來。
可讓姜聞來的話,鏡頭、臺詞、表演的動作等等都會不一樣,也許一開始就會從門裡往外拍,表現形式會更詭異一些。
而金手指也並不會因為鏡頭角度、表演方式有了不小變化而降低評分,有時候反而會給出一個高評分,有幾次甚至一度超過110%。
路平安現在知道,其實只要故事內容不變,總體精髓和質量能保證不低於90%,其實怎麼拍都可以。
但路平安沒法這樣玩,那是因為他肚子裡沒貨。
姜聞可以,那是因為他是姜聞。
當然,全讓姜聞自己發揮肯定是不行的。
因為金手指觸發獎勵的要求,除了要90%還原度、一年內完成製作外,還有個最重要的指標,那就是路平安必須是導演,標準是至少有一半篇幅是他親自執導的。
所以在拍攝中,路平安和姜聞就達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合作方式。
開拍之前先討論,路平安給出自己的分鏡頭建議,姜聞也給出自己的,誰都別顧忌誰,直說就是了。
然後開始比較,看看誰的更好,要是差不多,那就路平安來,要是有爭議,那就論一論,最終誰贏,那就誰來拍。
路平安喜歡這種直來直去的,姜聞恰巧也是,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過癮!
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他的老師謝飛告訴他,有意見就提,別顧忌什麼。
當然,這樣看上去路平安會吃大虧,畢竟路平安只是個學生,怎麼比得過姜聞?就算實力可以,他也沒姜聞能說啊,怎麼爭地過?
但實際上路平安給出的思路是高度統一且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既原片。
而姜聞更多的是靈光一現,以及在臺詞和表演上給出的建議。
於是最終,導演還是路平安來,姜聞只是會在特定幾個鏡頭中接過話筒。
看上去很亂,實際卻是高度和諧。
姜聞很是看好路平安,覺得這小子理論知識可能缺了點,但那種天生的鏡頭嗅覺是真的強,所以他也知道應該讓路平安發揮他該有的思路,不去打破整片的基調,不去破壞他的直覺,除非真的出現錯誤他才會上去糾正。
再加上劇本是完整的,他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不像後來的《尋槍》,打一開始他就覺得劇本有問題,於是後來拍著拍著,片子到底是誰的搞不懂了。
而路平安也覺得印象中姜聞的形象被顛覆了。
他本來已經準備好劇本,只要出現情況就來個圍魏救趙,結果姜聞遠比他想象地要好,著實是個好老師。
所以拍攝中自然就要好好利用姜聞的優勢,來彌補、最佳化拍攝過程中因為漢化以及演員狀態起伏帶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