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也要感謝胡清泉老師。張一凡老師還有我的好朋友張頌文以及沒來的同學們,感謝你們對我的支援。感謝我的學校對我的培養和教導。再次感謝柏林電影節對我的認可,謝謝。”
掌聲如雷鳴般響起,路平安等人好似踩著棉花回到了座位。
眾人傳閱著獎盃,滿臉的笑。
臺上的頒獎繼續,動畫短片《黑靈魂》和原時空一樣拿了金熊,接著是主競賽單元,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拿下了最佳新人男演員和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金熊獎被《親密》拿走,來自灣灣的林正盛導演憑藉《愛你愛我》拿了最佳導演銀熊獎,裡面的女主李心潔拿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高圓圓沒有意外的撲了個空。
至此電影節到此徹底閉幕。
這一刻的國內,已經是凌晨三點了,好多媒體從業人員被迫起來加班。
來自柏林電影節的第一手訊息開始搶佔各大新聞版面頭條。
而路平安則準備第二天和一眾片商見面。
在他沉入夢鄉的時候,國內的早間新聞開始報道《十七歲的單車》和《調音師》在柏林的獲獎情況,路平安至此名聲初啼。
第二天高圓圓和張頌文離開柏林,路平安特意送到了機場,他倆一個有工作,張頌文則是還要上課。
目送兩人登機,路平安返回酒店開始見片商。
以前他就有個疑問,為什麼這個年代國內的電影市場,幾乎就是沒得賺的,但老一代的電影人卻總是樂此不疲地拍。
現在他明白了,他們就是奔著電影節去的,只要是能得獎,版權就能賣出最少幾倍於成本的價格,還少了宣發成本和影院分成,純賺,根本不在乎國內票房能不能回本。
現在路平安的《調音師》也是一樣,拿了銀熊獎和沒拿之前,版權價格能差許多。
在這方面路平安直接接受胡清泉的建議,把事情交給中影去做,他們是專業的,他們這兩天也要抓緊確定好一些片子的引進,路平安是北影學生,就是自己人,他們不會亂來。
上午十點多和中影的人見了幾個知名片商。
歐洲片商依舊是報價最高的,除短片正常的低到可憐的最多萬把塊的報價外,盯上改編權的又多了不少,就因為一座銀熊獎盃。
經過一天的協商,《調音師》放映權買斷沒啥問題,所有地區加起來總計有8萬美金左右,在本次電影節短片裡應該是最好的成績。
只是在改編權方面路平安就有些猶豫。
出價最高的是北美的,30萬美金。
這就是短片和不是賣成品的劣勢了,畢竟沒經過市場檢驗。
要是長片的話評判標準就不一樣,很多片商其實一眼就能看出這片子在自己國家能不能賺,就像《十七歲的單車》一樣,就憑“中國大陸禁映”,票房就不會差,全買斷至少得上兩百萬美金。
後來的《盲井》拿了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也是禁映,賣了多少不知道,但導演李楊親自說賺了一千多萬人民幣。
所以短片和長片在商業上其實終究是兩個領域。
不過從成本角度出發的話,路平安現在其實選哪個都已經是血賺。
一萬多美金的成本,能賣出30多萬,扣了稅,到手也能有二十多萬美金,這一來一回就是幾十倍,可以算是本屆柏林電影節利潤之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