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眾人就來到陳新家。
幾日不來,這裡大變樣。
一個巨大的棚子已經矗立在他家後面空地上,房頂是藍色的整體玻璃纖維,以鋼架為梁,裡面還掛了風扇,安了節能燈,四周則用泡沫塑膠做成牆壁,看起來挺現代化。用這種材料做牆壁算起來比用磚頭水泥還便宜美觀,最重要的是裝卸方便,不耽誤工期。
進得裡面,眾人才嚇了一跳,裡面的規模好大。至少三百平方,就是一個車間。
房子分成兩個部分,西面放機器,廠家的技術工人正在除錯機器,發出低微的響聲。
另外一邊則放著密密麻麻的雞籠,和以前的竹木機籠不同,這些籠子都是鐵製的。
“宋書記好,大家好。”丁芳菲正在看工人安裝機器,見宋輕雲過來,忙扯了一下身邊的陳新。
陳新神色有點尷尬和鬱悶的樣子,啞著嗓子逐一喊了大家的名字,就呆在一邊發悶。
今天明明是個大喜的日子,這新狗看起來怎麼鬱鬱不樂?
宋輕雲也沒想其他,好奇地看著旁邊的雞籠,問丁芳菲:“你們怎麼又買回來這麼多籠子,這是在做什麼,花不少錢吧?”
鐵製雞籠好象一個就得一兩百塊,這麼多個,投資不小嘛!
丁芳菲笑道:“宋書記,樂意姐,建國叔,我們剛買了車,又添置了裝置,窮得很,哪裡有錢買新籠子,都是租的。”
原來雞瘟之後,各養殖戶損失慘重,很多人退出了養殖行業,裝置都閒置了。於是,丁芳菲就租了籠子回來,還承諾一年之後優先購入。至於租金,自然是壓到低得不能再低,相當於白給使。對方覺得東西放家裡也沒用,揀一個錢算一個,就肯了。
丁芳菲說現在行情好,她打算再養五千只雞。不然花了那麼多錢買回來的環保裝置開工不足,那不是浪費了嗎?我們還年輕,得加油,丁芳菲、陳新,加油!
宋輕雲感慨地說小丁你真是個做生意的人才:“不錯,不錯!”
旁邊樂意疑惑,問,你們家現在正養著五千只雞嗎,又養,壓力是不是有點大。
丁芳菲:“是,先前五千之雞是養出來了,可過得一年就得淘汰,到時候還得重新養小雞。小雞從養活到下蛋又得四五個月,這中間不就是斷檔了嗎?我琢磨著,剛才五千只一批,一茬接一茬不歇氣地喂。”
“再過一年就得淘汰,沒聽說過?”樂意滿面疑惑。
丁芳菲解釋說,母雞的右側卵巢和輸卵管已經退化消失,但其左側的機能正常,雞的卵巢上有一萬個以上的卵泡,所以理論上母雞一生中可以下這麼多蛋。可實際上,天天下蛋,母機的身體素質下降得厲害,也不可能給雞蛋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所以一生最多能下四百個蛋。
一般一隻蛋雞養殖時間為十七個月就要淘汰,前四到六個月的時間無法產蛋,一般產蛋時間是一年。
至於為什麼這麼短時間就會換一茬雞,而是不如外行人想象的那樣就這麼天荒地老地養下去。那是因為雞會病死,而且產蛋量在頭一年齡達到高峰後總體來說是呈下降趨勢。
雞死了是一大損失,光吃不下蛋,飼料的支出也是養殖戶巨大的負擔。到五百天後,產蛋量會下降到百分之六十,恰恰和飼料錢打個平手,也就是說你再養下去就是給蛋雞養老,純粹白乾。
丁芳菲:“這些知識都是宋書記發給我們的資料上寫的,資料還是柳青書幫找的。我們下來也問過其他養雞的人,也是這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