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吊:“竹花,給了一袋味精,要大袋的那種。”
在龔竹小買部,老吊把一張鈔票遞過去。
龔竹:“吊叔,今天你家做什麼好吃的啊?”
她定睛朝老吊看去,只見吊叔身後跟著三個婦女,都是低眉順眼,溫順和氣。
老吊:“也沒什麼好提前準備的,就是煮了一鍋豆花。肉割了十斤,至於雞鴨,等客人來的時候再殺不遲,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現在的人都吃得精細,要吃土的原生態的。你提前把雞給殺了,人家說不定還懷疑你用的是飼料雞,要當面點殺才好。”
是的,和陳建國一樣,老吊家也開了個農家樂,算是村幹部中的唯二。
老吊的兒子兒媳婦不理睬他,連孫子也不給他老兩口看。
他們老兩口手頭活泛,存的養老金不少也沒人可繼承。弄了葡萄溫室大棚後還剩不少,想了想,自己家地盤也大,不如再弄個副業,誰還嫌自己賺的錢多呢!
龔竹接過錢,挑了一包味精遞過去。
這包味精很大,起碼有三兩,老吊呆了呆:“這麼多,聽說吃這了這玩意兒會影響智力。”然後就順手遞給後面一個婦女,叮囑:“收好了,等下和在蘸水裡。”
那婦女接過去,又遞給後面一個婦女。
接著,那人又遞給最後一個:“收好了。”
最後,老吊揹著手回家,三婦女亦步亦趨排著一字縱隊跟了上去。
龔竹一看著情形,忍不住撲哧一笑,對聽到聲音出來的留永華道:“永華你看,這老吊請的幫工,三個人還都分了等級,這老吊跟個剝削階級似的。”
劉永華面帶疑惑:“竹花你在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明白。”
龔竹說老吊不是弄了個農家樂嗎,他兒子媳婦不理睬他,家中又缺人手,就請村裡的困難戶家的女人幫工。
劉永華說村裡開發鄉村旅遊,不就是幫困難戶脫貧嗎,老吊這麼做很好呀!其實,我們村兩委都給各家客棧和農家樂做過動員,希望他們能夠優先考慮僱用精準貧困戶。
龔竹又笑,說,你曉得個啥,知道老吊請了幾個人嗎?
劉永華問請了幾個。
竹花:“四個,剛才的三個你看到了,還有個在家洗菜呢!知道老吊給人開多少錢一個月嗎,一千二,真是大方啊!”
“四個,一個月就是將近五千塊……這鄉村旅遊剛開始搞,行情怎麼樣誰也說不清楚。而且,這一開始的生意肯定不行,老吊這麼搞壓力不小啊!”
劉永華有點吃驚,他也是在外面跑的人,見多識廣,卻知道餐飲業的毛利潤率是百分之六十,扣除各項開銷後能只有百分之四十。如果要支付這四個人的工資,老吊一個月的營業額就得一萬多塊。另外,還得算上他們老兩口那份,和先前投入,怎麼得兩萬才能保本。
別人家開農家樂為了節約成本,自己一家人就能幹了,他卻好,一口氣請了四個人,這是不過日子了?
劉永華可不認為脾氣暴躁的老吊有這麼高風亮節寧可賠本也要為社會做貢獻。
龔竹轉頭看了看,見四下無人,才用兩人能夠聽到的聲音道:“永華,記得你剛到紅石村沒幾年,咱們家孩子剛一歲的時候,村裡選村主任。當時的候選人有你和老吊不?老吊那次輸給你之後一直不服,後來他得了病身體不成了,這才斷了做村長的念想。可江山易該,本性難移,老吊這人挺官兒迷地,喜歡管人。這次當老闆,手下的人自然越多越好。你想啊,四個婦女喊他吊老闆,多過癮的……吊老闆……咯咯,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