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天的課到此結束。還剩下幾分鐘,有什麼疑問可以當場提出。”
謝衍合上講義,助教正在收拾實驗器材。
李敦實表現得很積極,連忙舉手問道“先生,分子式的書寫順序,蘊含著什麼規律嗎?”
謝衍搖頭“沒有規律,學者們開會決定的。氧元素寫在最後面金屬元素寫在最前面,大家約定俗成之後,更便於閱讀、書寫和記憶。如果所有化學家都同意,這套規則也可以反過來。”
“哦。”李敦實坐下。
又有一個學生問“先生,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麼組成分子的呢?原子數量變化有什麼規律可循?”
“這個還有待研究,或許你們可以解開謎團。”謝衍當然知道,但沒法講述電子。
他不知道如何搞出陰極射線,透過這玩意兒就可以發現電子。
化合價什麼的,當然也沒法講。
甚至許多常見化合物的分子式,如今的學者都還在研究當中,因為暫時搞不清各元素的原子數。
又回答了兩個學生的提問,謝衍帶著助教離開教室。
才半下午,時間挺早。
謝衍坐著馬車返回東城門,途經附郭東城區的街巷時,發現許多百姓呼喊著朝碼頭跑。
他讓車伕停下,派隨從打聽情況,才知有船隊從美州返航,並且帶了一些番邦使者回京。
一般的番邦使者,很難在洛陽引起轟動。
而這些美州番邦使者,聽說打扮得花裡胡哨。
謝衍把馬車停在進城的必經之路,很快就看到一群士兵帶著美洲人過來。
走在最前面的一個美洲人,帽子有兩層,每層各有一張長鼻子面具。帽子後方則是大量的彩色羽毛,類似印第安人酋長的羽冠。
並未赤身**,全身都穿著衣服,短皮裙下方甚至還有褲子。
手裡拿著蛇形權杖,雙腳踩著木底皮帶涼鞋。
……
謝衍在觀察這些美洲人的時候,美洲使者也在好奇打量四周。
此時的瑪雅文明,正處於短暫的復興期。
內部腐朽加上週邊外敵入侵,或許還有小冰河期的影響,導致瑪雅文明在北宋時期走向衰敗。許多城市遭到焚燬和洗劫,甚至已變成叢林裡的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