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 (2 / 4)

除了大明本身戰鬥力強悍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那些入侵者強迫改教不得人心。

犀那王子帶著明軍殺回去,在連續三場勝利之後,當地的印度教王公紛紛響應。剩下的事兒,已經跟明軍沒啥關係,犀那王子自己就能搞定。

為了報答大明的復國之恩,犀那王子把恆河入海口的港口,以及周邊大片土地贈送給大明。

並且,犀那王朝就此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南亞次大陸的其他地區,邦國版圖也碎成一地。

朱銘那會兒極為強大的朱羅王朝,此時只剩一丟丟國土,跟錫蘭島隔海相望。為了不被鄰國所滅,朱羅王朝早就做了大明藩屬。

朱羅王朝北邊的沿海狹長地帶,已經變成了大明的殖民地,並且搞出一個“印度總督府”。

印度總督府的北邊,是羯陵伽王朝,此國跟孟加拉地區的犀那王朝接壤。

這一溜都是信仰印度教的,更西北邊則大部分是沙漠教國家。

其中,德里蘇丹國一度最為強大。

不過在大宛國王的弟弟,率軍殺到印度河流域之後,局勢就出現巨大變化。

謝衍家裡的地圖和地球儀,其實早就已經過時了。

四年前,由朱氏大宛系子孫建立的天竺國(儒學+佛教+印度教),已然攻破了德里城,德里蘇丹國就此四分五裂。

天竺國趁機奪取恆河上游大片區域。

目前,天竺國正在南下進攻拉其普特(拉賈斯坦邦),因為那裡是非常重要的戰馬產地。

……

洛陽。

繼環球航行團隊回來之後,又來了一支天竺國的使團,而且由天竺王子朱伯玉帶隊。

大明君臣,仔細打量著這個朱伯玉。

禮部尚書嚴希德,忍不住問道“聽說天竺王室,數代皆與當地貴族通婚,難道這個傳聞是假的?”

朱伯玉說漢語已經有點困難“鄙國王室確與本地貴族通婚。第一代全然是印度貴族相貌。第二代與漢人通婚,又變成漢人相貌多一些。我是通婚的第三代,母親雖為本地貴族,但我長得卻更像漢人。”

葉太后問駙馬李昌“宗正寺把天竺國的宗譜續上了嗎?”

李昌作揖道“回稟太后,已經續上了。這位天竺國世子,是太宗皇帝的六世孫,按輩分來算當為陛下的侄子。”

葉太后笑著對兒子說“這是你的侄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