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嚇得好多官員畏罪潛逃,甚至商人也紛紛舉家逃去海外。”
“南方三大海軍,在交趾一帶逡巡遊弋,試圖造反又不敢,乖乖服罪又怕死。”
“先皇降旨赦免三位海軍提督,以及提督麾下的某些大將,卻又故意不全部赦免,搞得三大海軍自己打起來。”
“繼而又勒令南豫王出動海軍,大明朝廷也調遣所有能指揮得動的海軍,一起朝南洋那邊殺去。”
“叛亂的海軍很快戰敗,其中一支海軍殺了提督,從馬六甲竄逃去印度。朝廷海軍一路追擊,他們就一路往西逃竄,最後逃到極西之地不知所蹤。”
謝衍聽得深吸一口氣,鼎泰帝真是牛逼啊。
謝以勤說“貪腐大案和隨後的叛亂,搞得朝廷元氣大傷。恰恰在這個時候,七河都護府又亂起來了,接著又在漠北打了一場,平叛之後還下令修通鐵路。連番的勞師動眾,把國庫給消耗一空。”
“新上臺的朝堂重臣,還有許多地方大員,多來自工商業不發達的省份。他們本來就對工商業最發達的七省一京極為不滿,甚至把這場禍事歸咎到南方的工商業上。”
“於是君臣聯合起來變法,不準商人再投資興建鐵路,收緊對礦山開採牌照的發放,加強對各類工商業的監管。”
“此後,先帝一直忙於整頓軍隊,甚至把某些將領給逼反。等先帝回過神來,才發現他提拔起來的變法官員,一個個都成了沿海豪商的新主人。”
“這個時候,先帝已經老邁不堪了,政務多交給太子處理。太子雖然至孝,什麼都聽先帝的,但終究資質平平。先帝讓太子著手查處大案,太子全力施為卻草草收場。”
“先帝大怒,罷免了首相和兩位閣臣,又罷免了四個尚書。但依舊於事無補,朝野上下還是那個樣子。”
“最後,先帝就變得昏庸了,大肆任用奸邪小人,隨意貶斥正直官員。但凡敢直言勸諫的大臣,通通被貶去海外或窮苦省份。”
“奸臣當道,民不聊生!”
謝衍也打聽了許多洛陽之變的訊息“三年前的政變,會不會是先皇布的一個局?太子和四位夭折的太孫,是不是被人謀害的?”
“轟隆隆!”
電閃雷鳴,風雨大作。
謝以勤掃了一眼被關緊的門窗,低聲說道“多半是先皇在佈局,此事你不要出去亂說。但太子的死,以及前兩位皇孫的夭折,估計跟那幫奸臣無關,當時他們還沒那麼大膽子。”
說到這裡,謝以勤表情憤怒“至於後兩位皇孫的夭折,這個就說不清了,據傳先帝已經病得不能起床。而且,先帝活得太久了,兩任先皇后和太子都早他而去,第三位先皇后又難以支撐大局,當時朝堂已經完全被內閣把控。”
“先帝還試圖透過閹人掌權,但那些閹人的首領,後來在政變時擁護雍王繼位。”
謝衍聽得不知該說什麼。
晚年的鼎泰帝,處境是多麼淒涼和兇險啊。
兩任老婆被他熬死了,太子也被他熬死了,一群自己提拔的文武奸臣把持著朝廷。第三任老婆管不了事,他提拔的太監也勾結奸臣,甚至連兒子雍王都背叛了他。
謝衍心想,如果換作老子是鼎泰帝,也會拉著那些傢伙一起陪葬!
殺空前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