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興說:“剛開始元帥也是這樣安排的。”
“因為這樣安排最為妥當。”李紹說道。
楊再興又說:“他好像還要把我們留在鄯闡府常駐。”
畢進讚歎:“鄯闡富庶,元帥此舉仁厚啊。聽說元帥也要留在此地,從今往後,我們就可以做元帥的嫡系了。”
“我再捋一捋。”楊再興閉目沉思,回憶跟白祺的對話內容。
他不是傻子,只是沒往那方面想,現在被點醒了自然能明白。
良久,楊再興起身說道:“你們回去睡覺吧,我再到元帥那裡走一趟。”
帥帳。
“大帥,楊再興將軍求見。”
“快請他進來。”
見面時白祺的衣服都沒穿好,卻見楊再興單膝跪地:“元帥,我之前糊塗了。我麾下那些將士,確實苦戰多日需要修整。”
白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投桃報李說:“你收服的那些大理降將,暫時全都歸你調遣。南邊的最寧府、秀山郡,也都交給你來處置了,儘快配合後續官吏、移民,把那些地方全部牢牢控制在手中!”
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大功沒有,但留了許多小功給楊再興,甚至包括保護官吏、安置移民的功勞。
楊再興有些尷尬,解釋道:“先前……”
“莫說那些,”白祺給楊再興留足面子,隨口打聽道,“楊將軍帳下似有智將。”
楊再興說:“一個叫李紹,一個叫畢進。李紹是前任河北總兵李珙的長子,元帥也是認識的,當初還曾在元帥帳下聽令。畢進是山東兗州人,跟過許多位將帥,後來被調到了廣西。”
白祺點頭評價:“李珙我知道,前宋武進士出身,是個智勇雙全之人,當年無敵於兩廣和江西。但有些清高,看不起賊寇出身的將領,他能順利告病退休已屬不易……唉,就不背後議論人了。想不到他的兒子,居然也智勇雙全,不愧是家學淵源。”
楊再興說:“這個畢進也不俗。行軍打仗四平八穩,雖然無法建立奇功,但把城池、山寨、糧草交給他肯定不會出差錯。”
“看來此人有大將之風。”白祺把畢進這個名字也記下。
白祺此刻的心情非常好,拉著楊再興又聊許久。
次日,大軍西進。
開拔之前,白祺對麾下眾將說:“楊將軍不但以寡擊眾取得大勝,還主動留在鄯闡為我們鎮守後方。此真忠勇之士也!”
聞得此言,諸將都高興起來,對楊再興的觀感變得極好。
大軍向西前進數日,忽然接到高量成傳來的訊息。
白祺召集眾將開會:“高量成兼併了高貞壽的殘部,總兵力約有兩萬人。有一個叫高踰城生的將領,出兵控制了大理城和大理國主,自封為宰相和寧國公。高量成讓我們趕緊帶兵過去匯合,然後兵分兩路夾擊大理……把多餘的輔兵和民夫,留在沿途佔領的城池。高量成的威楚府城,也直接獻給了朝廷,我軍可以到了那裡再做詳細安排。”
“諸君,掃滅大理,正當其時。這可是大唐都沒收回的土地,爾等皆可憑此青史留名!”
“掃滅大理,大明萬歲!”
“掃滅大理,大明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