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1078【顧家好男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78【顧家好男人】 (1 / 3)

從湖南出兵的這一條線路,朝廷實控的最遠據點就是鎮遠縣,按後世的行政區劃來講已屬黔東。

葉鐵作為開路先鋒,自然要跟鎮遠縣官員搞好關係。

他留縣令和趙佶在軍營裡吃飯,舉起一杯茶水說:“軍法森嚴,行軍或打仗期間,萬萬是不能飲酒的。我以茶代酒,敬兩位一杯。”

“不敢當,該我們敬將軍。”縣令是個年輕進士,背景不硬,政績平庸,遷調時才被扔來這裡。

趙佶卻極為豪爽,端茶就跟葉鐵碰了一杯。

趙佶自覺今生必然老死鎮遠縣,反而因此變得無慾無求。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他根本不怕得罪任何人。

偏偏葉鐵就喜歡這種作派,已經把趙佶歸類為“自己人”,畢竟都是宋末義軍領袖出身。

眾人就著茶水吃了幾口,葉鐵終於說到正題:“細作發回了很多軍情,我也隨軍帶著商賈做嚮導。但兩位才算本地人,因此還須向兩位打聽一下。”

縣令連忙解釋:“在下是去年調來的。”

“那我就問老先生,”葉鐵朝著趙佶舉杯示意,“這繼續往前,蠻夷還聽話吧?蠻夷若是乖順,我這開路先鋒也能走快些。”

趙佶如數家珍的娓娓道來:“我雖然沒有繼續向西去過,但每年都跟來往商賈接觸。往前走須得翻山越嶺,一路蛇蟲鼠蟻極多,如果天氣炎熱容易生病。沿途多為化外之民,還算比較順服,只遇到災年才會搶劫商隊。”

“前方雖說被呼為蔣州(凱里),但沒有州城,只有個土酋寨子。蔣州的土知州姓吳,也說不明白是哪族蠻夷,世世代代在那裡耕種繁衍。”

“蔣州蠻夷,吳姓與姜姓最多,唐時那裡本來就叫姜州。”

“因為常有漢人商賈路過,蔣州土知州吳茂珍可趁機收商稅,主動獻土歸順朝廷得了官職。只要將軍不把他逼得太狠,就算讓吳茂珍出兵去打大理他都願意。畢竟若是跟朝廷鬧翻了,官府把商路一封,吳茂珍還怎麼收商稅?”

葉鐵點頭微笑:“那便好。”

他接到的任務,除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還要選擇沿途合適地點做糧草轉運站。

順便,探知沿途蠻酋的反應!

葉鐵又問:“如果留下一千移民,在蔣州繁衍生息,這吳茂珍會是什麼反應?”

“要麼聽話,要麼造反,他還能有第三條路走?”趙佶說道,“但萬萬不要搶蠻夷已經開墾的土地,否則今後漢夷百姓很難相處。如果已經決定搶那些熟地,就得一不做二不休,尋個罪名把吳茂珍殺了,出兵把那些蠻夷趕到山裡去!”

“明白了,”葉鐵感慨道,“老先生留在這裡有點屈才了,可惜咱是武將之身,否則必定幫忙引薦一下。”

趙佶笑著擺擺手。

這時候的許多蠻夷首領,雖然世代發展數百年,但還不是明清時候的頑固土司。

就拿播州楊氏來說,叔侄倆內鬥幾十年,地盤遠不如明代,結果還一分為二。並且朝廷不斷流放罪犯過去,一年年的提高漢人百姓比例。

五年前,做叔叔的楊氏土酋死了,朝廷派遣使者去“慰問”。

慰問的結果就是,那塊地盤改土歸流,楊氏的一支嫡系舉家搬到河北。朝廷也不吝賞賜,給了他們河北兩千畝地,另外還賞賜三千兩白銀。

現如今,還有一支楊氏在做土酋,但地盤小得已經沒啥威脅。

思州田氏就更被收拾得服帖,因為田氏本就是藉著北宋末年混亂,瘋狂擴張把地盤翻了兩倍有餘。所以,思州田氏的轄區,有一大半是不合法的!

包括趙佶所在的鎮遠縣,也屬於思州田氏地盤,直接被朝廷流放罪犯給奪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