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結束聖戰,並非由於回鶻人都改信了,而是東喀喇汗國過於腐朽打不動了。
至於民夫們聽到的屠城傳聞,則是大明將士被狂信徒激怒了。
明軍攻城的時候,大量守軍棄城逃跑,卻還有許多守軍奮死堅守。他們扛不住明軍的兵鋒,於是紛紛撤往內城,由於缺乏統一指揮,被明軍迅速佔領內城城牆。
傍晚時分,戰鬥基本結束。
黃佐勒令大軍肅清殘敵、維持治安,卻有一些神經病,聚集信徒乘夜襲擊巡城的明軍。
好幾支明軍遭到襲擊,立即將其擊潰並追殺。但那些傢伙逃進民居,搜捕時往往被屋主隱匿,事後又跑出來搞各種動作,甚至還有人故意放火製造混亂。
黃佐是什麼人?
鐘相麾下的大將!
他們就是靠摩尼教造反起家的,屠殺的僧道、儒生難以計數,怎會不明白那些天方教徒的路數。
黃佐直接下令,鬧事者逃到哪裡就殺到哪裡。如果逃進一處民宅,房主不把人交出來,直接把裡面的男丁全部殺光。
而且,黃佐親自帶兵血洗寺廟,城內外的天方寺院全被他屠了。
次日民夫進城,看見到處是屍體,於是就有了屠城的傳聞。
其實真沒有屠城,城內一大半軍民都還活著,被俘計程車兵只要不鬧事就能活命。
殺到後半夜的時候,城內居民已經非常“配合”。一旦有鬧事者闖入自家,便主動抓來送給明軍,堅稱自己跟鬧事者無關。
武舉元正在清理一處寺廟,忽聽背後有人說:“城內外幾處大寺,全部改為摩尼教寺廟,從高昌那邊請一些摩尼教高僧過來。還有所有的龜茲百姓,必須改信別的教派,老子看到天方教徒就煩!”
說話之人,正是黃佐。
雖然高昌摩尼教和漢地摩尼教,教義迥異得完全成了兩種宗教。可黃佐本身就是摩尼教徒出身,他對摩尼教有著天然好感,乾脆就趁機在龜茲發展摩尼教。
當然,黃佐不敢做得太過分,只是支援摩尼教而已,也允許百姓改信佛教、景教、拜火教。
巡視了城內各處,黃佐前往王城。
龜茲王室成員已被看押起來,此刻被帶來拜見大明將領。
“小王拜見大明天將軍!”隈欲拖著微胖的病體跪下,他的妻子兒孫也跟著下跪。
黃佐掃視一眼,說道:“全部押往高昌,交給吳都護處置。”
他不再理會這些人,而是親自帶兵押送俘虜,去西邊不遠處的沙漠。
那些俘虜,還有漢人民夫,搬運著大量屍體。
在沙漠裡挖好無數的大坑。
黃佐說道:“膽敢舉兵對抗大明王師,外城被攻破了,還依託內城繼續抵抗,龜茲回鶻貴族全都該死。除了女人和孩童之外,那些貴族全部處死埋了。漢兒移民來行刑,讓你們也沾沾血,今後有的是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