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住持,法名圓悟克勤,一代大德高僧,在禪宗發展史上舉足輕重。
他被宋徽宗兩次頒佈聖旨,御筆任命為昭覺寺住持(該寺住持有任期,想要連任,須得皇帝許可)。
其親傳弟子,就有五百多人。
其中一百多個弟子,在其他寺廟做住持,影響力遍佈全川,甚至波及到川外!
圓悟克勤正在品茶,他對茶道極有研究。以致於後世有傳言,他的墨寶“茶禪一味”,被收藏在日本大德寺此墨寶還跟一休和尚發生故事。
這種傳言並未得到證實,但他寫給徒弟紹隆的信件,即“圓悟印可狀”,確確實實存於日本。
弟子紹隆捧著茶盞問:“禪師,正逢皇帝召見,賊寇又據成都,還要不要前往東京?”
圓悟克勤說:“我是住持,我不能走。汝非蜀人,自可往之。”
紹隆乃禪宗虎丘派祖師,但如今只是個普通僧人。他的師父得到克勤佛語,轉而講給紹隆聽,紹隆沒有完全聽懂,於是從江浙來到成都掛單求法。
紹隆說道:“弟子聽僧人言,朱賊入城安民,於百姓絲毫不犯。若是遇到,該怎生對待?是賊耶?是眾耶?”
圓悟克勤說:“你今稱他為朱賊,心中便已有成見,何必再來問我?”
紹隆沉默,靜心思索。
“禪師,朱……姓朱之人來了。”一個和尚站在門口說。
圓悟克勤緩緩站起:“隨我去迎接吧。”
朱銘正站在寺門外,翻看圓悟克勤的《碧巖錄》。
這本書,是圓悟克勤在湖南時寫的。禪宗初時不立文字,北宋中晚期開始有著作,《碧巖錄》正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老僧克勤,見過朱檀越。”圓悟克勤合十道。
朱銘笑言:“檀越是施主的意思吧?我不是來佈施的,反而需要昭覺寺救濟。如此說來,禪師才是施主,貧人見過克勤施主。”
圓悟克勤活了六十多歲,就沒遇過如此無恥之徒,居然見面便把和尚稱為施主。他面色從容道:“請入寺內喝茶。”
朱銘翻著《碧巖錄》說:“剛才拜讀禪師大作,此句頗有見地。若見得透,依舊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讓我想起家父的一席話。”
“請問令尊有何妙語?”圓悟克勤順著他說。
朱銘說道:“家父曾說,人生有三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圓悟克勤道:“此乃青原行思禪師之語,令尊也是修禪之人。”
已經有這段話了嗎?
朱銘也不覺得尷尬,問道:“依禪師看來,我是山還是水?是將軍還是賊寇?”
圓悟克勤說:“將軍與賊寇,存乎一心之間。”
朱銘說道:“禪師果然是高僧,一語中的也。我若錢糧充足,便是將軍。若錢糧不夠,便是賊寇。請禪師救我,莫讓我化為賊寇。”
這般赤果果的威脅,圓悟克勤依舊從容:“寺中賬冊,老僧很少過問,將軍一併拿去吧。只求莫要傷害僧人性命。”
朱銘又說:“無牒之僧,須得還俗。”
圓悟克勤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