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活字印刷術得到改進,立即就萌生刊印詩集的想法。
就連蔡京,拿到書頁之後,都忍不住感慨:“此法大利天下,貧寒士子亦可多多購書。”
除了清晰度,眾臣關注的,還有字型和標點。
如今只刻了逗號、句號,卻已讓大家覺得方便。特別是有老花眼的,不用再慢慢斷句,看書時能一眼掃過。
工匠們還在忙碌,鄭居中快速出列,舉著笏板說:“恭賀官家得此利器,文教之功直追三代!”
靠進獻祥瑞而當上副宰相的白時中,更是大呼道:“此祥瑞也,我大宋天命永在!”
開封府尹盛章連忙附和:“官家天命在身,大宋江山永固!”
一聲聲贊賀,一句句馬屁,把宋徽宗捧得飄在雲端。
蔡京忽地帶頭下跪,再次重複“豐亨豫大”的理念。
常朝儀是不準下跪的,違背禮制,要罰工資。
但蔡京都跪了,而且皇帝還很高興,其他人敢不跪拜嗎?
蔡黨齊刷刷跪下,鄭居中和鄭黨也跟著跪,其餘大臣只能陸續跪下。
看著跪拜的文武百官,看著還在印刷的工匠,宋徽宗一眼掃過大殿,有種俯視天下的俾睨之感。
宋徽宗大笑:“朱銘改進活字印刷術有功,升通直郎、權發遣知相州事。”
通直郎雖然是正八品,比之前的從八品只升了一級。
但是,這玩意兒屬於朝官!
朱銘第一次授官是選人,第二次授官是京官,第三次授官直接變成朝官。才一年時間啊。
不過,跟蔡薿、李邦彥比起來,朱銘這種升遷速度又似乎不算啥。
蔡薿從新科狀元,九個月就升為從四品。
李邦彥區區校書郎,直升吏部員外郎,還兼掌議禮局。
朱銘還是升得太慢啊!
侯蒙忍不住提醒:“官家,相州知州,此時姓韓。”
宋徽宗一怔,嘀咕道:“俺卻把這事忘了,便改為權發遣知濮州事。”
朱銘有點不高興,他想做相州知州,是奔著岳飛去的。
就算找不到岳飛,還能順手挖點甲骨文啊。
改去做濮州知州有啥用?
但韓家霸佔著位置,宋徽宗如果敢換人,就是違抗先帝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