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的時間到了。
牛車上又如來時的那樣坐滿了人。
村民們都不富足,如果不是需要添置什麼,或者把收集起來的雞蛋拿來賣掉,一般都不會趕集。
就算有趕集的需要,也是女人們去得多。男人們留在村裡做農活兒。
女人們賣了雞蛋或者繡品馬上回村,就算肚子再餓,也捨不得花幾文錢買個饅頭或者包子,更別說吃餛飩。
楚雨沁,楚大山以及玉氏每人背了一個揹簍,從揹簍裡散發出來的肉味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然而早上才鬧得不痛快,就算再沒有眼力勁兒,也不想在這個時候送上門找罵。
因此在回村的路途中,大家的眼睛時不時瞟著楚雨沁等人的揹簍,恨不得掀開上面的那塊布,看透下面的本質。
“到了。”
村民們陸續下車。
楚雨沁想背楚大山的揹簍,那裡面幾乎是大米和玉米麵,是最重的。
然而不等她行動,楚大山已經揹走了。
楚大山提起另一個揹簍,幫楚雨沁背起來。
楚雨沁背好後才發現這是剛才玉氏背的那個,應該是三個揹簍裡最輕的。
楚大山不善言辭,可是作為一個父親,他觀察到女兒的揹簍也不輕,於是悄悄換了她的揹簍。
對玉氏,他也是非常照顧的。
玉氏在前面揹著,他在後面時不時抬一下,為玉氏減輕了重量。
“終於回來了。”玉氏把揹簍放下來,“外面再好,還是自己的家裡最自在。”
“爹,娘,你們休息一下,我們把揹簍裡的東西取出來。”
“我們來做,你們幾姐弟累了,先坐下來歇會兒。”
剛坐下的玉氏再次站起來,從楚雨沁手裡提走揹簍。
楚雨沁也沒有閒著,跟著玉氏走進廚房,把剛買的食材取出來分類放好。
“大丫,這東西便宜歸便宜,但是不好吃。”
玉氏取出豬蹄,豬油板,豬耳朵,最後居然取出了豬心豬肺還有豬腸。
豬心豬肺還能接受,看見豬腸的時候,玉氏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