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常規制造,或許需要十幾年的時間。但是我們有異人,批次輪換不眠不休二十四小時建造運轉。他們許多都掌握有高深的機械原理,對整個死星的建造大有裨益。況且加上發展聯盟的資源支援,我預計可以在幾年內建造完工。”
然而就在林克說完後,海倫就陷入了沉默, 看得出是在思考。
又過了一陣,海倫不時看圖紙, 時而抬頭端詳,似乎是在思考什麼。
過了許久,海倫的眼神中略帶疑惑的問道:“會長,整個米蘭達星外殼也是用金屬打造,我們是否可以將這兩者合二為一,以米蘭達星為基礎打造死星,這樣一來便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需要努力攻克的就只有死星的驅動引擎以及鐳射殲星炮這兩點。
林克聽完海倫的猜想,大腦嗡的一陣空白,就只剩下一個想法——海倫這傢伙的想法真的是越來越瘋狂了,甚至超過了前世機械主母的程度!
死星雖然被稱作死星,可實際上是完全由機械工程、龐大人力資源、以及科學技術為橋樑搭建出的純人造天體。
眼下他們所在的米蘭達星,頂多可以算作是被科技改造後的星體,星球核心的本質還是自然天體那套。
可現在海倫卻想將這一顆天然星體的核心更換成人造核心科技引擎,這已經不能單純用瘋狂來形容。
但仔細一想,海倫的想法並非毫無道理。
首先,死星和米蘭達星的體積和形態極為相似,都是一顆不到兩百公里的小型星體;
其次米蘭達星已經經過改造,外體輪廓全部由金屬打造。算是已經完成了死星最重要的一部分結構框架的搭建。
這個想法的難點在於對星球內部的改造,死星的核心引擎是自然純機械驅動,是極為先進的超物質反應器。
而米蘭達星作為一顆正常星球,地核內部有熾熱的岩漿,還有一個極其堅硬的固態金屬核心。
兩者若同時存在,一定會形成複雜的紊亂。
無論哪一種能量想要驅動星球,都要和另外一股形成對峙。
所以眼下的局面很明顯,二者只能留其一。
可以目前保護傘基金會的實力,並不能製造可控的地核發生器,死星的建造圖紙中已經包含了引擎核心部分,是研究後可以直接拿出來用的。
這就面臨另一個問題,他們需要將星球的核心主動冷卻,使其失效。然後再安裝新的驅動核心,相當於為米蘭達星換一顆新的“心臟”。
這份工程,只是聽起來就史詩感十足。
“你這個想法,倒也不是不行,但具體操作的可能性有多少,就需要你們專業人士計算認證了。我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們能得出正確結論,那麼支出的成本,都由我來承擔!”
林克對海倫的研究和想法,一直秉持著開放態度。
現在海倫已經猶如脫韁的野馬,思想已經完全拉不回來了。既然如此,那就發揮她的天性,讓她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
畢竟,天才的思路,不該被凡人左右。
在機械體系中,林克只是一個按部就班的學徒,面前的少女卻是改革創新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