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別墅有個專門負責穿越的大廳,當然,比坎星那邊的穿越大廳小得多,去掉各種各樣的裝置,中心位置也就足夠一輛大卡車開進開出的。
而那一百頂虛擬現實頭盔就是他用卡車拉過來的。
自從星際領航者組建成了集團公司,它的生產部門就歸到了星際領航者工業製造公司,裡邊包括原先的航天裝置製造,後來又增添了很多先進生產線。
雖然那些先進生產線不是專門製造虛擬現實頭盔的,但是很多零件都是通用的,只有部分特型零件需要專門的製造裝置。
只不過那些專用零件製造裝置也得自家的工業部門生產,因為這個技術是自己獨有的,外邊根本就製造不出來。
等所有裝置都到位之後才能生產頭盔,甚至連工人都不需要太多,因為新裝置的自動化很高,只需要少量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就可以運轉。
他們算了一下,新生產線全面運轉的時間在一個月後,而攢夠一定數量的虛擬現實頭盔最起碼得再過一個月。
科技產品提前幾個月預熱也是正常的,甚至有些東西提前好幾年就開始預熱了,所以兩個月就可以發售第一批虛擬現實頭盔是非常快的速度。
關鍵是這次把虛擬現實技術拿出來是有其他任務的,不說唐超的真實目的,就是用來安撫公司高層的說法也夠了。
只要唐超不說出真相,火星上的那夥外星人始終是人們頭上懸著的一把利劍。
那把利劍是刺向人類還是送給人類,直接關係著人類未來的歷史走向。
所以在這種歷史關口上,大部分人雖然還是在按照之前的模式生活著,但內心到底是有點忐忑。
一般人就沒辦法了,而領航者公司的高層多少有點辦法。
雖然唐超知道真相,但是這個真相太過驚世駭俗,而且他也不打算說實話,所以就按照“主流”辦法進行了。
建造飛船!
不管是戰是和、是打是逃,甚至能不能跑掉都兩說,但總得有艘飛船才行。
最起碼那個態度要有。
就公司目前透露的技術來說,造一艘飛船不算難事,只是肯不肯花錢的區別。
之前定下的“天庭空間站”計劃各模組正在建造,它們都是統一的介面,領航者拿到了70%的製造訂單,而這70%的模組裡有很多模組都是可以看做飛船模組的。
事實上空間站就是一艘不能自由移動的太空飛船,只要結構符合中軸線造型,然後裝上燃料模組和推進模組就能飛。
在唐超給公司高層們的計劃裡,飛船大概會用到整個“天庭空間站”54%的模組,再加上以“研發新型飛船”的名義秘密製造的燃料模組和推進模組,他們關鍵時刻可以把一半空間站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