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際領航者的兩名宇航員駕駛著“飛鏢X”軌道穿梭機平穩的降落在跑道上,並且透過登機橋走出航站樓的時候,他們受到了英雄一樣的待遇。
閃光燈“歘歘歘”的閃,記者“嗷嗷叫”的往前伸話筒,就為了聽到一句正式釋出會之前的話語。
可惜不行,一切都得按照流程來,兩位宇航員都不會單獨回答他們的問題。
不過那些記者們可以從兩位宇航員的行走姿態和麵部表情上看出很多東西。
比如宇航員們的身形沉穩,表情淡定,從太空回來也沒有任何的不適感。
雖然他們在太空的時間不長,但是這種淡定的感覺……
不像是演的。
現場記者的思維都非常的活泛。
「領航者公司這次是真滴牛批。」
「看來穿梭機的舒適感確實非常高,不知道沒有沒有機會以採訪宣傳的名義坐一坐?」
「我也好想去太空啊,可惜我連一張票都買不起,對了,聽說他們有抽獎,或許我可以試一試。」
「我得找機會挖點實打實的猛料,或許我可以嘗試在他們公司潛伏下來,畢竟我升級到正式記者時,報社專門請偵察兵教過我們潛伏,對,就潛伏在外邊的草叢裡,不知道能不能成,但值得一試。」
唐超可不知道現在的報社這麼猛,竟然給手下的記者找偵察兵老師訓練,為了搞新聞,還真是奇招盡出。
兩名宇航員沒有休息,也沒有做什麼檢查,他們身上穿的新型艙內宇航服上有生命體徵記錄系統,身體各個重要部分有感應裝置,最終資料都會集中到胸口的記錄模組。
這些資料會實時的反應在個人終端上,執行各種任務的時候還會顯示在指揮大廳和醫療中心,一旦發生意外,隨時有專家會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當然,這個距離得比較近才行,如果太遠導致通訊延遲太嚴重的話,專家就只能給一些重大建議了,實時的東西只能由隨隊醫生來解決。
不過那些都不著急,時間好早,現在先解決今天的釋出會。
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很成功,不過唐超表示還有一些東西要測試,所以大概還有幾次載人測試。
這要是一般的私人航天公司,肯定不敢這麼玩,畢竟載人飛船發射一次上億美元,幾次測試花費巨大。
而領航者就沒有這種擔憂,載人測試個三五次,總共花費都沒有其他公司的一次花費多,所以他們也可以儘量的測試出穿梭機的極限,也儘量的給未來的乘客帶來安全感。
三五次測試之後,足夠的測試應該可以證明穿梭機的安全性,到那時候,穿梭機駕駛員和乘客們應該都不用戴頭盔了,也就到了穿梭機正式商業化執行的時候。
進的釋出會主角是兩位私人宇航員和唐超這個大老闆,尤其是唐超,雖然兩位私人宇航員進入太空了,但是相對於唐超這個以前一直神秘,一直以技術長出現的大老闆,更有話題感。
畢竟之前的太空遊客也可以算某種意義上的私人宇航員,所以媒體對他們並不怎麼看重。
或者說沒有那麼的看重。
記者也問了他們不少東西,但沒有問唐超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