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誰也不會想到,領航者公司要貢獻的探測器會是這麼牛批的存在。
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探測器應該是那種只有幾噸,或者只有一噸的玩意,32噸是什麼鬼?
登火飛船嗎?
人類目前往地球之外的星球發射的航天裝置,好像也只有載人登月的組合裝置超過了重量。
哦,還有之前領航者發射的月宮二號月面實驗室。
難道這個探測器帶了一個火星實驗室?
等等,領航者不會真的要往火星扔一座實驗室吧?
想想月球上的那座,他們好像很喜歡幹這種事。
只不過等唐超給這枚探測器做了一個全面的介紹之後,那些人就不那麼想了。
他們只想到了兩件事,那就是唐超的單位用錯了,這玩意不應該用“一枚”,而是應該用“一艘”。
這玩意也不應該叫探測器,它應該叫做飛船!
這特麼的就是一艘無人探測飛船!
降落模組20噸,包括一輛5噸重的火星探測車和一架5噸重的旋翼型探測飛行器,還有一枚可以運載100公斤火星樣品入軌的小型火箭。
在火星軌道上的軌道器重達12噸,其中有兩噸是返回推進器,可以把100公斤的火星樣品送回地球軌道。
樣品不需要直接進入大氣層,而是先進入空間站,在空間站完成檢查之後再由軌道穿梭機帶回地球。
這是一個體系作戰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返回推進器是可以複用的,使用的也是太陽翼和先進離子推進器組合,運送100公斤的貨物簡直就是小意思。
如果不要求時間,它可以在太空中運送更重的貨物。
當然,這些跟尋找不明探測器都沒什麼關係,真正有關係的是重達十噸的軌道器。
超大的質量,讓它上邊搭載了數量眾多的裝置,搜尋起來絕對給力。
當然,這一切都要等待一個半月。
搭載它的“遠航號”火箭和探測器本身需要最後的檢查和組裝,也需要一些運輸時間,還有一個月的太空飛行時間。
這個時間是不能抹掉的,所以大會需要做一個決定,這一個月半月是一直等呢,還是先選一枚探測器開始搜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