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它們都在一個大隕石坑裡活動,但是也可以說月球上都是領航者的車轍印了。
因為除了它們這十輛月球車,月球上能動的傢伙,只有天夏一輛和櫻花國一輛了。
除了這些,就是用衛星發射抵用券讓官方給自己發射衛星。
因為跟其他私人航天公司結盟了,並且有技術交易,所以也拿了不少抵用券,也讓他們給自己發射衛星。
你說說,自己不僅不搶他們的訂單,還給他們訂單,簡直就是帶善人。
最終的結果就是,不到一年的時間,領航者公司自己的衛星網路就建成了。
這些都是實際做了的。
如果以地球正常的航天發展史來看,已經相當快了,可在唐超這裡來說,還是慢。
不過沒辦法,現實世界不是遊戲,也不是影片,無法調戲進度條。
所以接下來是各種未來技術展示和計劃PPT,一樣吸引著國際航天領域的關注。
甚至還有正在秘密進行的專案,只要一出現,那就不是航天領域的關注了,絕對全球關注。
只不過,別看公司這麼成功,這麼出名,但確實沒掙過錢。
哪怕出售了很多技術,但基本都換成了發射服務,要不然衛星網路也不可能一年之內建起來。
那麼公司能用的資金也就唐超跟上邊交易拿到了那100億現金。
別看後邊又有交易,但是已經不拿錢了,因為跟國家做交易,要錢,那是最低階別的交易。
現在公司有這麼多人要養,裝置和廠房要維護,各個專案也需要大量的研發經費,一百個億,說實話其實也不太多。
換算成美元,連二十億都不到。
而且唐超不想一個人幹活,他招募了那麼多科學家和工程師,一些新的任務就拿出核心技術,還有大量外圍問題要解決。
哪怕問題解決了,還有各種測試要做。
不是說造出一枚火箭就可以發射了,就算你敢發射,航天發射中心也不會楞把它往發射架上擺,人家還怕你的火箭把火箭發射臺炸壞呢。
所以“造出”只是第一步,這後邊做的測試多了去了。
哪怕你自己知道你的技術成熟,很多前期測試都省了,但是到了別人手裡,那是一個測試都不能少。
有很多事,都是有規矩的。
就像你要進入國外的市場,很多東西你想100%國產都不行,你必須用人家的材料、人工、零件等等。
那些也是要花錢的。
咳,當然,就目前來說,因為各種國內的合作關係,領航者公司要花錢的錢其實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