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清看著就是爽,厲害了!”
“超清下的小鏟鏟更可愛了,快出手辦的,我肯定買!”
“可惜,這次沒有攜帶月球車,如果有月球車還可以來個兩機互拍。”
“抓鬥一共挖了五下,弄到多少月壤,有500克嗎?”
“不知道,不過比賽規定的取樣重量要超過100克,坎月一號肯定超過了,至少有3、400克吧。”
“我找到我的名字了,哈哈,太清楚了,媽媽,我登月了!!”
“現在就差最後一步了,等返回器安全降落。話說,返回器什麼時候再入來著?”
“明天下午一點,東風著陸場,就是上次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船返回艙降落的那個地方。”
“嘿嘿嘿,沒想到一次試射直接成功,這也太頂了,讓其他參賽團隊怎麼辦?”
“管他們呢,誰讓他們技術不行,現在坎月一號就差一哆嗦了,一定要頂住,安全著陸之後幾千萬美元就到手了。”
“這一通設計、製造、發射下來,那點獎金肯定頂不住,關鍵是美瑞肯之後的登月合同,不過現在這種情況,美瑞肯會履行承諾嗎?”
“臥槽,你這麼一說,這情況有點微妙啊……”
確實比較微妙,很多人都想到了這一點。
尤其是那幾大私人航天公司和美瑞肯官方,他們最尷尬。
本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次的前幾名會在幾大私人航天公司的團隊裡產生,畢竟就他們的實力最雄厚,而且他們研究登月裝置已經很長時間了,頂多一年,他們就可以進行登月試驗。
哪怕後邊出了個“西蒙運輸”,這個隸屬於西蒙太空運輸公司的,由好幾個小團隊合併成的大團隊也不行。
雖然西蒙自信滿滿,可看好他的人並不多、
它們組合的太晚了。
哪怕他們不考慮後期的使用,只弄一個針對比賽的登月裝置也需要一年時間。
最好的情況下,他們的登月裝置可以跟那幾個大公司同時造出來了,可他們沒有火箭。
想發射,偏偏需要去找那幾個大公司。
其他國家的私人航天公司有發展大載重火箭的計劃,可都不是一年時間能實現的。
時間差不多,美瑞肯那幾個大公司團隊也要發射,也要拿名次,你說人家會怎麼選擇?
而唐超的“坎星登月部門”團隊初期情況跟他們差不多,甚至更糟。
最開始,他的團隊只是被當做用來調節比賽氣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