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全系統技術!
什麼意思呢,不僅僅是長征九號的總體設計方案,還包括全套飛控系統、操縱系統、零件的製造技術等,甚至是製造那些零件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技術。
能套很多娃的連環技術。
以及,所有材料的配方和生產技術。
如果是一個航天公司得到了這些東西,那麼只要有最初級的原料,他們就能造出長征九號,還是絲滑流暢、不帶卡殼的那種。
這個航天公司絕對能一舉成名,並且震驚世界,因為這個公司擁有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80噸!
而如果得到這些資料的是國家,那得到的好處就……難以計算了。
這些技術、裝置、材料可不僅僅只有長征九號能用,它們可以分出千千萬萬條技術線,運用到各行各業!
如果它們能被國家合理調配,很多行業都將上升至少一個臺階。
這個雖然不好算,但是卻有個取巧的表示方法。
國內預計的長征九號首飛時間是在八年後,也就是說各領域集齊這些技術,並攢出長征九號還需要八年時間。
這還是標準時間。
君不見“技術非常成熟”的SLS火箭都鴿了多久了?
“航天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皇冠!”
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
更別說這頂皇冠重達180噸!!
所以,八年時間,是個人都知道這八年時間對天夏來說有多重要。
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他的印象中,上邊也無法拒絕。
那就是——載人登月!
沒有人比高層更明白載人登月對國家、對國民、對世界的影響。
這件事參考大洋對面登月前後的情況就知道了。
別看國內經常說不搞競賽,不管對面出什麼牌,國內基本就是“不跟”、“不要”、“過”。
一步一個腳印,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穩得一批。
其實那是不想跟嗎?
那是真的沒法跟。
畢竟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十幾億國民的各種需求、國家安全、外部環境、可出續發展等等,都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