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終於可以轉型了。”
下午16點,資源足夠之後,寧休終於點出了2級封禪臺。
同時也將校場升到了4級,統帥廳升到了3級,至此開始培養其他主力隊。
他先將2隊中軍4星吳夫人移除,將大營周瑜移動到了中軍。
隨後將只有12級的滿紅5星陸遜上陣放到了大營,學習了5星戰法不攻,至此他的第二隊主力,東吳大都督初具雛形,所欠缺的便是等級。
東吳大都督,是率土三國老牌一線隊伍,其高光時刻一度讓率土三國被稱為都督三國,超強的統治能力,讓其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但隨著版本更替,越來越多的隊伍被開發出來,曾經的榮光一去不復返。
大都督甚至淪落到,被玩家嘲諷為一線隊伍守門員的位置,但試問,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認可呢。
不管新研究出來的隊伍多麼強力,用過的人多麼吹捧,但想要獲得大眾認可。
你最起碼要在戰場上,經過東吳大都督的檢驗,否則根本不會被大眾承認。
東吳大都督的玩法很是多樣化,其根據所攜帶的戰法,被分為很多種。
神兵大賞都督、始計渾水都督、桃園都督、眾謀都督等等,勝兵都督等等。
S2賽季因為戰法的原因,寧休的都督隊,便是比較常見的爆發類都督。
他先將在流氓隊上的5星戰法反計之策取,換到了呂蒙身上。
接著將周瑜攜帶的兩個輸出戰法移除,給其學習了5星戰法神兵天降和大賞三軍。
至此,除了大營陸續缺少一個5星戰法十面埋伏外,隊伍基本成型。
前鋒呂蒙,一技能反計之策和其自帶戰法白衣渡江,起手雙封敵軍,二技能道行險阻,既能減少敵軍屬性又能補一點傷害。
中軍周瑜,攜帶5星戰法神兵天降和大賞三軍,一個提高敵軍受到的傷害的BUFF,一個給本隊提供增益BUFF,完美的銜接,讓整個隊伍的爆發力大大提高。
至於大營的陸遜,完全承擔的是輸出位,所以補了一個,能夠讓其穩定輸出的5星戰法不攻,和輸出減益戰法十面埋伏。
寧休組建的大都督,和傳統的爆發大都督不同,中軍多了一個大賞三軍少了一個渾水摸魚。
除了因為其將渾水摸魚給了孫權之外,還是因為寧休覺得既然要玩爆發,那就玩的徹底一些。
大都督隊玩的就是雙封,前幾回合打出優勢,然後以兵力碾壓對手。
要是前期打不出優勢,指望渾水摸魚,也完全沒什麼卵用。
操控陸遜開始徵兵之後,寧休又開始組建自己的第三隊主力。
以5星漢董卓,5星蜀劉備以及5星蜀黃月英,組成的肉步隊。
不過此時幾名武將的等級太低,寧休也並不急著培養,將他們全部上陣之後。
便直接消耗了最後的一波政令,將其調往6級地練兵。
忙完之後,寧休看了眼自己的戰法經驗,見只剩下3萬多點,頓時便有些感慨。
他本來還以為,爆滿的戰法經驗能讓他用很久,沒想到才出了兩隊主力就只剩下這麼一點了。
“也好,就當抽戰法經驗了,反正留著這些玉也沒什麼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