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將情報拿過去看了一眼,然後上前遞給李鎮。
看完情報,李鎮皺眉道:“情報裡說司馬懿派大軍前往淮河建設渡口,莫非他打算渡過淮水,進攻我宛縣?”
“陛下,兵法之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張良笑道:“司馬懿此舉,只怕虛實難料!且讓我們試想一下,首先司馬懿此番出兵十萬,若是破宛縣關口,再破縣城,然後再破關隘,進攻我國都城,是否划算?”
十萬兵馬,要破三道防線才能到都城之下。
這確實是有點多此一舉了。
“所以,子房認為司馬懿是在故弄玄虛?”李鎮詢問。
張良道:“臣說了,虛實難料。不過,司馬懿或許兵行險著,改道宛縣也不一定。但是,臣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大!也許,司馬懿是打算吸引我們探子的視線到淮水去,卻分兵突襲我都城天霞關也不一定……”
“分兵奇襲……”李鎮皺眉。
如果真是這樣,那司馬懿一定會出動精銳。
天霞關雖然有趙雲和荀灌,外加兩萬特殊兵種鎮守,可這兩人都是騎兵,守關可沒有多大的優勢,頂多能阻擋一陣……
李鎮沉思了起來。
此時,天霞關外,一支三萬人的輕騎大軍,從復陽縣右側繞了過來,直接抵達了天霞關下。
然後,三萬大軍開始建立營寨。
這是輕騎,並沒有進攻關隘的能力。
但是,三萬大軍,也不怕關隘的兵馬出擊。
關隘之上,看到敵軍動向的趙雲立即命人將訊息報告回去。
有官道移速加成,十幾分鍾後情報便送到了宛城。
主殿中,李鎮對張良笑道:“子房真是料事如神,司馬懿故意命人在淮水建設渡口,卻暗中派輕騎到我天霞關外安營紮寨,司馬懿這樣做,是打算穩紮穩打,先站穩腳跟了!”
張良聞言,皺眉道:“主公,小心其中有詐……或許司馬懿真打算兵渡淮水,進攻宛縣。不過,若是如此一來,這三萬輕騎,便是佯兵了。”
“如果他真那樣做,那三萬輕騎就是給我送肉!”李鎮冷笑一聲。
司馬懿確實很精明。
他的兵馬調動,讓做為對手的李鎮和張良都真假難料。
做為一個指揮者,司馬懿最擅長的就是利用兵馬的調動,給對手造成一種真假難料的錯覺……而司馬懿在行軍打仗指揮的時候,口頭禪也是這八個字: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虛虛實實,你去猜。
你猜完了,還要去想辦法應對。
但這個時候,兵馬又在變化。
所謂的兵無常勢,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司馬懿對李鎮的實力,也有一個錯誤的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