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了一口氣,水戶隼人開啟了放映機,手中隨時做好了來一發聖光的準備。
管它什麼妖魔鬼怪,一發正道的光上去準能精準超度。
“噼呲~”
白色的牆壁在一陣投影的晃動後,一副黑白畫質的錄影在牆上出現。
七十年代雖然已經有了彩色電影,但在電影工業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曰本,一些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採用了貧窮的黑白畫質也屬實正常。
隨著電影慢慢的播放,水戶隼人也理解了電影為何會是黑白畫質了。
【該影片由曰本大學藝術學部電影愛好部製作】
一行手寫的字晃動的出現在牆面上。
原來是一群大學生愛好者製作的小影片,要是能製作出彩色影片才是稀奇了。
而要真是什麼名留青史的史詩級電影,母帶估計也輪不到一平拿到手。
字幕過後,出現在螢幕上的是一副大學校園場景,復古的建築,符合年代感的頭型,來來往往的學生穿梭而過,接著畫面一轉,轉移到一個留著波浪頭的男性身上。
雖然這髮型放在現在很值得吐槽,但在那個年代應該挺潮了。
而且即使頂著這麼一個值得吐槽的髮型,這男主角的顏值也依然很耐打。
水戶隼人這樣安慰著自己:“一定是因為黑白照片、黑白影片自帶美圖效果,不必往心裡去。”
要是換做他來拍這段黑白小電影,肯定比男主角更加帥氣出眾。
“水戶老爺,你在說啥?”
“沒啥,繼續看。”
七十年代的電影技巧還頗為簡陋,也沒有什麼高超的敘事技巧,而且由於缺少收音裝置,人物間的對話還需要藉助閃黑的白色字幕來進行。
但看著看著,水戶隼人就忍不住想打哈欠:“好無聊的電影,真虧他們能想出來拍攝這個東西。”
這電影……太過於無聊,準確的說是太過於文藝,基本都是在抒發帥氣的主角對身邊萬物的感慨,對一些事物的傷春悲秋,唯一的亮點或許是對於那個年代曰本赤軍若有若無的描寫,但也就僅此而已。
在經過一陣莫名其妙的劇情後,男主角和女主角一起坐在校園的圖書館中交談著。
男帥女俊,顏值放在人群中都非常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