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帝都長安附近,長平觀。
馬騰最初來長安時本來是想求取高官,但李傕因為他之前參與了關東諸侯聯軍,沒有答應。
在得到否定的答覆之後,馬騰怒火中燒,認為李傕把持朝政幾年,變得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於是,他率軍從霸橋轉駐長平觀,準備攻取長安。
其實早在他從霸橋起程之時就已經得到訊息,諫議大夫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範怨恨李傕已久,如果馬騰真能來攻,他們願意做為內應來協助。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李傕竟然先攻了過來。
此時,他騎馬立於自己的五萬西涼騎兵之前,望著對面李傕、郭汜和他們身後的八萬大軍。
馬騰驅馬前行,身邊跟著一個少年,看上去有十七八的樣子,長得很魁梧,但面容冷峻,目光直直瞪著前方的敵軍。
李傕和郭汜也也並馬出陣,雙方來到中央,停下馬對視著。
“徵西將軍別來無恙。”雖然是客套話,但說話的李傕卻面色冰冷。
“李傕、郭汜,你等自從進駐長安,便獨攬大權,禍亂綱常,更阻陛下聖聽,使忠奸不明。我今日便要為大漢除去你等禍害!”馬騰義正言辭地說。
“哈哈哈哈!”李傕大笑,“馬騰,要戰便戰,又何必說這冠冕之言,你不過是眼紅而已。若是真心為朝廷,你又豈會上表求官?”
“放肆!”馬騰身邊的少年忽然大吼,聲音彷彿猛虎咆哮一般,李傕和郭汜不禁一驚,轉頭看去。
那少年怒目圓睜,咬著牙握緊手中長槍,似乎隨時準備出手。
這時李傕才注意到,這少年手中的槍與一般士兵的有所不同。這槍竟從頭到尾全是精鐵所鑄,而且比一般的槍要粗些,看上去,起碼也有六七十斤。可這少年竟單手穩穩地握住它,絲毫沒有費力的感覺。
郭汜本能地察覺到一絲危險,便對李傕說:“稚然,多說無益,走吧。”
李傕也知道現在動手可能佔不到便宜,便調轉馬頭,和郭汜向回走去。
馬騰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了起來。
少年不解地問:“父親為何發笑?”
“為父只是覺得,單憑你一人,便能將李傕這等猛將鎮住,若是過幾年休兒、鐵兒長大,這大漢天下,又有何人不懼我西涼大軍。”說完,馬騰調轉馬頭,帶著少年回到本陣。
雙方主帥的短暫談話結束了,剩下的就只是交鋒。
郭汜把手中長槍一舉,身後樊稠便開始下令進軍。
郭汜和樊稠統領著兩支萬人騎兵,從左右兩翼同時衝向了馬騰軍。
馬騰看著兩路騎兵本來,笑了笑說:“同是西涼騎兵,就看看誰的部下更勇猛吧。令明!”
他衝身邊壓陣的校尉大喊,那校尉便驅馬上前:“龐德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