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第一次聽還以為是大名鼎鼎的武當山,心說老劉是不是膨脹了,在曹魏地盤登基,這麼不把曹丕放在眼裡的嗎?
細問才知道是自己聽岔了。
不過吉日、地點都定好,這才剛完成了第一步。
國號自然還是延續“漢”這個國號,但年號改啥、官員任命提拔的名單、刑名律法、其他兒子的分封……
需要人手的事情還有一大堆。
而且還不僅僅是登基的事,北伐的準備也要同步進行。
孫權雖然差點置關二爺和劉禪於死地,但畢竟人沒事,反而還拿了一個郡回來。
在這種情況下,又聞曹丕篡漢弒君,老劉還不至於熱血撞頭,做出伐吳這種決定。
老劉與劉禪都認為應當儘早北伐,諸葛亮與法正對此自然沒有異議。
然而北伐的虛實路線可以到時候再定,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既然準備要打了,那錢糧物資自然都要準備好。
各地的物資開始源源不斷的彙集起來,臨邛一批批的新式兵器甲冑也在加緊打造。
得到訊息的南中鄧方、李恢、馬謖等人也開始了對南中各地的戰爭動員。
在漢夷關係迅速回暖,半年間夷民生活得到切實改善的背景下,再加上當時劉禪對曹魏不遺餘力的抹黑。
將其形容成南中發展的最大威脅,南中各族積極響應此次戰爭動員。
大量的馬匹、牛羊被官府採購,分批陸續北上。
青羌、越雟夷民各部……以及其他的夷人部族也紛紛履行了當初的承諾,派出了自己族中最精銳的健兒北上助戰。
同時成都方面也給身在漢中的魏延、荊州的關羽、東三郡的劉封書信,命他們做好北伐的準備。
要北伐了!
而計劃北伐的物件,大魏皇帝曹丕陛下,最近有點堵心。
堵心的源頭,自然就是他親封的、對他表示了無比忠誠的大魏吳王——孫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