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若在,即使他大軍撤離,江東也必然不敢北上合肥。
但他要是此時死了……江東定然士氣大漲,說不得那孫權會不會又平添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張遼之於江東,便如關羽之於荊北,馬超之於羌胡……
“……是。”太醫聞言汗出的更多了,卻一改方才的滔滔不絕,沒再說話。
曹丕近年來身體時常有恙,他身為太醫,自然也早摸清了這位皇帝陛下的脾性……
“張將軍此戰情形如何?且與孤說說。”曹丕竟然就在張遼的病榻前席地而坐,向他的親兵詢問道。
那親兵一五一十的描述了張遼利用江東上下的“恐遼症”造勢,而後拖著病體在船頭閉目養神,就嚇得吳軍方寸大亂。
不僅救出了臧霸殘部,還讓剩下的吳軍不敢登岸追擊。
“妙!妙啊。”曹丕亦忍不住擊節讚歎,“前有八百騎兵破十萬大軍,後有盤膝閉目嚇退兩路追兵。此誠古之召虎也!”
張遼目不能視,口不能言,只能由親兵代為謝恩。
這還不算完,曹丕又大手一揮道:“賜朕之御衣與張將軍,待將軍醒轉後,每日所食皆與朕同,不可怠慢。”
“是。(謝陛下)”
曹丕對張遼的重視,不僅僅是對其功績的嘉獎,更是戰略需要。
對於後面能否成功的戰略西移、不留後患,張遼的作用可謂至關重要,絕非等閒武將可比。
「孫權,朕且先容你再猖狂些時日!」
……
事實上,要說孫權猖狂,曹丕還真的有些錯怪他了。
在得到前線訊息時,孫權要如何猖狂的起來?
“混賬!區區一路孤軍,沿途沒有給養,孤已調動多路人馬圍堵追殺的情況下,竟然還讓他們跑了?!”
孫權忍不住破口大罵,他們畢竟是被動防守,軍心一旦受挫沒準就要出大問題。
就算自己沒在軍中,他都能腦補出那些士兵滿臉喪氣的樣子。
本打算亡羊補牢,全殲敵軍以彌補京口被破的打擊,提振一下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