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說劉禪更怕哪個,其實反而是文的……
二人進城之後,劉禪無奈揮退了隨行的侍衛,便同諸葛亮一同進了自己在街亭的臨時“大漢皇太子辦事處”。
結果沒想到,前腳剛進屋,諸葛亮一撩衣袍,竟是撲通一聲便雙膝跪地,俯身行了個大禮。
劉禪嚇了一跳,連忙彎腰去扶:“諸葛叔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
不成想這次諸葛亮卻堅決的很,俯首在地,悲聲道:“令太子遇險,臣難辭其咎。稍後亦當面見陛下,自領責罰!”
自己神力,卻不敢硬去拽他,劉禪苦笑道:“是我自己決定夜襲曹營,與諸葛叔何干?伱先起來說。”
諸葛亮道:“若非臣亦贊同太子來守街亭,便不至令太子行險,置大漢未來江山社稷於不顧,置萬千黎民命運於不顧……
“陛下將太子治學之事交託於臣,今太子如此冒險,怎能與臣無干?需知……”
隨後,諸葛亮便拿出了當年勸東吳聯劉抗曹的架勢,引經據典、談古論今一頓輸出,直說得劉禪啞口無言。
往日面對老劉時的巧舌如簧、能言善辯,如今對上火力全開的諸葛亮立刻一敗塗地,完全沒有還嘴之力。
這便是為什麼他更怕來文的……面對其他人時只有他劉禪嘴炮輸出的份,唯獨面對說教模式的諸葛亮,自己毫無辦法。
當然,這也是他對諸葛亮既敬且愛的緣故,就和老劉的鞋底子一個道理。
其實以如今劉禪的實力,年老體衰的老劉再來十個也打不過他。
但老劉就算再衰老數倍,他真若作勢要抄鞋底子,劉禪也還是會心虛。
“呃……諸葛叔,我答應你,此後若非萬不得已,肯定不會再這麼冒險了。”耐心等著諸葛亮說完,劉禪才表態道。
態度端正,無懈可擊。
諸葛亮暗歎一聲,沒有再對劉禪話中的“若非萬不得已”較真。
相處多年,他也知道這已是太子最大限度的讓步了,這才起身。
“望太子時刻牢記,自己一身,關乎無數人的生死命運,萬不可輕率行事。”
“好,我知道了。”劉禪此時的笑臉,倒是與自己的年齡十分匹配。
諸葛亮無奈搖頭,問道:“太子用兵,向來謀定而後動,為何今次如此草率?”
見諸葛叔已經關閉了說教模式,劉禪也正色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若等諸葛叔援兵到達,那張郃只怕早已退走。
“其人並非無謀匹夫,見我軍勢大,必不肯在此決戰。若讓其逃回關中,我軍運糧艱難難以久持,曹丕得知訊息也必定回軍,再想入關中便不知又需幾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