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此時距街亭已近,為何反而面露憂慮?”姜維不解道。
他雖與太子接觸時間尚短,但對於太子的武力智計、大局遠見,皆是極為佩服。
姜維自認已是自幼刻苦好學,卻不知尚是志學之齡的太子是如何有如今這般成就的……
只能感嘆一聲天賦異稟,又有臥龍傾囊相授,才能造就出如此奇蹟。
這樣的太子領精兵駐守街亭,關中尚有張三將軍、子龍將軍牽制,縱然曹魏真的來救隴右,又有甚可憂心?
“嗯?”諸葛亮聞言微愕,沒想到自己把擔憂都已寫在臉上了。
事關太子,卻是失了以往的淡定,不禁搖扇自嘲一笑。
“伯約有所不知,太子自年幼時起便博覽群書,更是自四歲起無論風雨,習武不輟。”諸葛亮說著說著面帶懷念,顯然是想到了當年的日子。
那時候陛下尚且沒有根基,但對於太子的教育問題,雖交託旁人,卻也不曾忽視。
太子雖然幼年時尚未展現出如今的驚人天資,但卻異常刻苦,好似小小年紀便能感受到諸侯爭霸的壓力一般。
若不是每每口出妄言,行事古怪,陛下也不至於見之不喜。
稍稍恍惚片刻,諸葛亮收回思緒繼續道:“太子剛過髫齔之齡便已獨自領兵,且麾下士卒皆是自己招募流民所成,絲毫未借陛下之力。
“成軍後縱橫蜀中,殺得大小山賊路匪雞飛狗跳,吸納訓練其中青壯擴軍。到後來此等烏合之眾已是聞之喪膽……不足四載,竟已掃平匪類,平靖巴蜀。”
姜維瞪大了眼睛,彷彿在聽傳說故事一般。
髫齔?髫齔之齡自己還因為練武時偷著掏鳥蛋,被柳條抽腚呢吧……簡直不可思議。
他本以為對太子有一定了解了,如今聽諸葛亮一說,太子劉禪在他心中的形象又變得更加神秘,且非同凡俗了。
這麼看來,最近廣為流傳的那些離奇傳說,恐怕也未必皆是戲言。
諸葛亮面帶微笑,就差把“欣慰”、“成就感”寫在臉上了:“隨後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自荊州一鳴驚人後,太子又在三郡、南中數場大戰,縱有小搓,卻未嘗一敗。
“縱然比肩世之名將,也未嘗稍遜。何況太子識天文、曉地理,哪怕農桑畜牧、商賈民情、百工匠作……亦有涉獵,又豈是尋常武夫可比。”
姜維越聽越是欽佩,越是覺得那些太子天命的說法可信度高,但同時也越發疑惑。
“既如此,丞相為何還如此愁眉不展?以太子之能,守住街亭不是手到擒來?”
諸葛亮原本揚起的嘴角漸漸垂下,眉頭鎖起:“吾之所以憂心,緣由正是在此。”
姜維這下更不明白了:“還請丞相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