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面色不變,郭淮不欲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只是冷笑:“公以弱敵強,以小土敵大國,無異以卵擊石,必使生靈危如累卵。
“公既稱仁德,何不就此罷兵,歸順大魏?既使天下百姓免受屠戮之禍,又令萬千將士得以歸家團圓,方是大仁大德。
“神器變換,乃天道使然,公今為一己私慾妄動刀兵,令蜀中添墓、百姓多苦,豈非假仁假義之輩嗎……”
“住口!”
不等劉備答話,諸葛亮先羽扇一指郭淮,厲聲道:“我原以為,汝身為名士,出身大族,面對陛下,必有高論。
“不想,竟巧舌詭辯,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郭淮被諸葛亮突然喝斷,嚇了一激靈,此時聞言剛欲反駁,便聽諸葛亮繼續發難。
“汝主曹家上下是何等樣人,也敢在陛下面前妄談仁義?魏軍征戰數年,屠戮無辜百姓何止萬千,此亦天道使然乎?!”
“呃……”郭淮頓時被噎的夠嗆,遠的不說,漢中之戰遷徙氐人時其中的齷齪,他就再清楚不過。
諸葛亮隨後怒氣稍斂,向旁邊的劉備躬身拱手道:“我主陛下立志匡扶漢室、還於舊都,上承天命,下安黎民。
“所到之處,百姓安居樂業,免萬民於水火。曹賊上欺人主,下施屠戮,汝不思匡正,甘當斷脊之犬,今又有何面目在此狺狺狂吠?”
郭淮表情一陣紅一陣白,最後黑的如鍋底一般,指著諸葛亮胸膛起伏,卻說不出半句反駁之言。
“你……你……”
諸葛亮繼續發力:“汝為一己榮華,枉顧天下,身為敗軍之將,卻還在此搖唇鼓舌!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伱!……”郭淮舉著的手一陣顫抖,雙眼忽然翻白,竟直接躺倒在地。
旁邊士兵一愣,連忙上前探其鼻息:“陛下,他被氣暈過去了。”
老劉看著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的郭淮,又看看諸葛亮道:“孔明唇槍舌劍,足可抵數萬兵馬啊。”
全程觀戰的馬超亦是歎為觀止,言語如刀,威力比之自己的龍騎槍,也是各有千秋啊……
“將他綁起來,押送到祁山堡下,朕倒要看看那高剛降是不降!”老劉大手一揮,只等著拿下祁山堡,便要大軍北上,增援兒子去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