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他早年常與自己抱怨兒子不成器時的擔憂慍怒,更覺有趣。
不過還是得適可而止,要是真把這位惹急了,下令強攻祁山堡可就壞事了……
諸葛亮收住笑聲,拱手道:“我軍糧道崎嶇路遠,所耗頗大。陛下思變,變中求勝,並無不妥。”
劉備被諸葛亮笑黑了的臉終於好看了一些:“哦?那不如強攻祁山堡?”
諸葛亮擺擺手:“祁山堡依山而建,我大軍無法排開,架設器械多有不便,強攻徒增傷亡,實非良策。”
劉備臉又黑了:“那又當如何?”
眼見老劉火氣上升,諸葛亮忙勸道:“陛下且放寬心,臣已查知上邽郭淮大軍出城,當是去攻冀縣,只待……”
“報——”二人正說著,已有輕裝戰士進得帳中。
此人短褲草鞋、身穿藤甲、要配短刀、背挎長弓,瞧打扮正是拔自南中各部,新成立的飛軍。
“陛下、丞相,我等奉命搜尋附近山林,現已擒得敵軍眼線五人,餘者已當場射殺,請陛下與丞相出帳過目!”
飛軍的基層軍官,大多出自南中漢人大姓。
這倒不是厚此薄彼,而是語言問題,在南中身兼漢夷雙語的大都是漢人。
這暫時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身為將領,上下語言不通,軍令不暢,要是再會錯了意就成樂子了。
二人聽罷走出帳外,只見五個魏軍士兵捆成一串跪在地上,旁邊還擺著數枚人頭。
郭淮的計劃,嚴格來說也沒什麼致命的問題。
但計劃都是由人去執行的,現實往往並不見得會完全按照腦中的計劃去走。
郭使君從隴右收攏來的兵,縱然是其中精銳,又怎麼能是自幼在南中大山裡討生活的飛軍對手?
雙方都派出了眼線盯梢,只是郭使君的探子自出城進山不久,就已經暴露蹤跡,成了別人眼中的獵物……
諸葛亮詢問道:“可有人走脫?”
“丞相放心,無人走脫。”
諸葛亮點點頭,朝劉備拱手笑道:“陛下,時機已至,那郭淮已成網中之魚。請陛下即刻發兵,直取上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