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戰,互相派遣細作十分常見,有些本事的將領往往也很重視這方面的排查。
襄陽城內最先受到反間運動光顧的,便是經常往來外出的人群,比如遊醫、行腳商、遊方術士等人。
有能夠證明自己身份的憑證,尚且需要奉上一些孝敬才能過關。
然而如今這世道,戰亂已久,秩序尚未完全恢復,大多數人都沒有符牌、旌節之類的身份證明。
尤其是身在前線村落、縣城中的百姓,今年的縣令也許明年就被人殺了,根本沒人會去官府求取符節。
但這種時候,他們可就成了魏軍眼裡的肥羊……
“我真的不是關羽派來的細作啊……”一個瞎眼算命的漢子點頭哈腰,苦著臉道,“敝人在此為人占卜,只為求取一口吃食,從未有逾矩之舉啊。”
為首的縣府官兵卻沒興趣聽這些,掏掏耳朵:“從未逾矩?哼,我看似汝這般成日走街串巷,與人攀談之人才最像細作!”
“冤枉、冤枉啊!”那算命先生連連叩首,可惜看來是真的眼瞎,拜錯了方向。
那官兵也懶得和他廢話,直白道:“若有些能證明身份的物什便拿來瞧瞧,某自然也不會為難於你。”
那算命先生能靠這個吃飯,自然也是伶俐之人,能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
只是最近生意實在不好,頓時苦笑道:“非是敝人不知禮數,只是近來拮据……實不相瞞,敝人已一天未食了。”
聽到此處,那官兵眉毛一豎:“哼!你這細作還裝,不給你點厲害,諒伱也不會招供,帶走!”
“差爺,冤枉啊差爺!”
哀嚎著的瞎子直接被拖走了……沒有油水可榨,總要將他炮製成“合格的細作”,在功勞簿上記一筆。
不然兄弟們豈不是做了白工?
……
類似的事情還在襄陽城中不斷髮生,不過倒黴的也就是這些或許有點油水可榨,又沒什麼身份的群體。
而某些群體,不但當初堅壁清野時要好言好語的請過來,現在還要選個好地方把人家招待起來,像這種查細作的事情更是絕不會上門打擾。
這些人就是當初響噹噹的荊州八大家族。
山陽劉氏、山陽王氏、琅琊諸葛氏、荊州本土的蔡氏、蒯氏、黃氏、龐氏和習氏。
只不過現如今,與劉表繫結的最緊密的蒯家早已失勢,諸葛家人丁不旺、財富不豐早落魄了,還有隨著龐統隕落而走了下坡路的龐氏……
如今的荊州八大族,還能稱得上豪族的也不多了。
可即便如此,無論雙方如何交戰,這些家族仍舊會被善待尊重。
原因無他,不管誰打下了荊州這片地界,都要靠這些家族治理,而他們之間又靠著盤根錯節的複雜姻親關係彼此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