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邵直至此時面色方稍顯凝重,道:“東路軍若北方傳訊無誤,當是曹休領兵來犯……張遼亦引兵相隨,臣料此一路方是此次勝負之所在。
“其若自東路來攻,必經洞口,臣以為當選一可堪大任之人,前往洞口禦敵。”
江東眾臣,尤其是孫權,聽見張遼這個名字就忍不住心裡咯噔一下。
過於慘痛的回憶難免會給人留下心理陰影,尤其是曾被張遼率少量騎兵突臉,差點飲恨逍遙津的孫權,對這個人的名字更是敏感異常。
但孫權畢竟也是心性過人的一方首領,迅速調整好了心態。
他見眾臣大多面帶驚恐之色,忙一拍案几:“哼!張遼又如何,縱然他騎兵作戰再勇猛,難道還能令馬匹踏浪而行不成?”
對啊,張遼再猛,畢竟不通水戰,他還能騎著馬馳騁大江之上不成?
眾臣聞聽此言,心中這才懼意稍減。
“大王所言極是,張遼匹夫引兵犯境,定叫他領教我東吳水軍的厲害。”
“正是,縱然陸戰不敵,我東吳水戰卻不懼他!”
幾位也不知是給別人鼓勁,還是在安慰自己,紛紛出言附和。
只是幾人話語之間明顯底氣不足,一開口就先低了別人一頭……
但總歸臣子們不似方才一般面帶懼色,孫權忙道:“不錯!此番他敢引兵犯吳,正當報此前合肥之仇!諸君,何人肯為寡人往東路據敵?”
剛才還叫囂著要讓張遼領教厲害的幾位,一聽這話立刻收聲低頭,彷彿與身下席子融為一體,存在感直線下降……
孫權環視群臣,心中頓生惱怒之感。
每當此時忍不住便會想,若周郎、魯子敬尚在,何至於此?
便是呂蒙、陸遜亦可為寡人分憂啊……
孫邵長於大局戰略,內政後勤,卻不能真個領兵去前線指揮作戰。
正當此時,卻有一人起身發聲:“大王,臣呂範,願往拒敵!”
孫權定睛看去,一人傲立堂中,正是建威將軍、兼領丹陽太守、宛陵侯——呂範,呂子衡。
呂範氣質威嚴,儀表不凡,此時身穿一套不久前剛從趙氏商號花大價錢置辦的極品蜀錦華服,更顯得貴氣逼人。
呂範也是從孫策時期就追隨侍奉的老臣了,先隨孫策破廬江,克陳瑀,定七縣,又隨周瑜征戰赤壁,可說是為江東孫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本是汝南縣吏,並非江東本地士族,因此深得孫策、孫權兄弟信任。
當然人無完人,呂範對崇尚節儉的說法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