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既不再假意歸附曹賊,今自然不當再用其年號‘黃初’,寡人慾改元,卿等以為如何啊?”孫權坐了回去,不緊不慢的問道。
雖然大敵當前,但這些事情也十分重要,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不過他說完之後,堂中臣子們卻都沉默了。
孫邵四下看看,最後看了顧雍一眼,終於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大王……漢統在西,年號章武,大王於此時改元,只恐不妥。”
孫權表情未變,又將目光投向顧雍。
顧雍也道:“大王既欲討賊,自當棄用其年號,只是於此時改元確實不妥。大王若有此意,不妨退敵之後,觀天下大勢再做計議。”
孫權被二人一勸,也覺得沒必要在這個時候過分強調自己是獨立的一方,而得罪勢頭正盛的老劉。
就算暫時用章武年號顯得自己比他低了一頭,但至少要保證此戰過程中能一致對敵,這麼多事都忍了,也不差這點。
就像顧雍說的,先退敵,若是老劉北伐與曹魏拼個兩敗俱傷,到時候自己再做這些登基前的試探也不遲。
孫權表情未變,笑道:“是了是了,寡人只是一時疏忽不查,年號改用章武便好。”
“大王英明。”
“今曹丕率三路人馬南下伐吳,聲勢浩大,諸君有何退敵良策?不妨暢所欲言。”
孫權將話題轉到了今天的重頭戲上,沿江佈防、調集軍隊資源的事情自然一直在做,此時發問一是集思廣益、查漏補缺,二則是明確一下具體的防禦策略。
“大王。”仍是孫邵率先出聲,“曹丕雖為三路大軍,今已退兩路,只餘東線一路尚需略作計議而已。”
“哦?”孫權一挑眉,問道,“願聞其詳。”
“呵呵。”孫邵起身,喚人取來佈防地圖,“大王請看。”
孫邵走到圖前,眾人一同看向地圖,只見上方畫著三條紅線。
孫邵道:“此前曹魏伐吳,歷來聚重兵於一路,意欲集中兵力攻破我一點。渡江雖難,然若一點被破,其餘沿江佈防皆形同虛設。
“曹軍若突破沿江防線,大軍南渡,屆時倚仗其騎兵奔襲、野戰優勢,只恐縱橫於吳地,再難阻擋。”
眾人點頭,這歷來便是曹軍伐吳的戰略思路,並不新鮮。
“然而,也正是由於曹軍此策,我江東方可集中有限兵力,集中防禦。曹軍軍勢雖眾,卻受限於地形地勢無法排開,空有大軍而不得施展。”孫邵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