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親征的曹丕繃著臉,似乎也不像在朝堂上那般輕鬆寫意。
“仲達,西路大將軍那邊……主力大軍當真不可駐紮襄陽嗎?”他忍不住再次詢問司馬懿,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問了。
大將軍指的便是曹仁,在曹丕登基後,封了曹仁為魏國大將軍、大司馬。
真正發兵之後,曹丕才發現統帥一場大規模戰役的難處。
即使曹仁、曹真、曹休,這三線大軍的統帥沒一個是草包,算是他曹家最能打的幾個名將了,每一路都用不著他“微操”。
他曹丕身邊還有司馬懿等謀士,已經少操了很多心。
即使如此,仍少不了煩心事。
比如他給曹仁也劃撥了增援的大軍,結果卻發現,增派大軍駐防襄樊,只是美好的願景罷了。
襄樊被二爺圍困攻打許久,樊城又被大水泡的殘破不堪。
雖然經過一定程度的修繕,但仍舊無法作為六七萬大軍長期駐守的所在。
樊城就不提了,即使是襄陽城,也不可能容得下這麼多士兵人吃馬喂。
就算能,曹丕也不敢。
襄陽在漢水南岸,你把糧草、主力全屯在襄陽,一旦再被二爺圍了,倘若後方的樊城再不堪重負被攻陷,那襄陽就會徹底變成一座敵後孤城。
主將但凡頂不住心理壓力開城獻降,數萬大軍便又給關羽送了溫暖……
之前于禁送了三萬,把自己都打包送去,已經夠離譜的了。
曹丕可是聽說了,當初曹仁在樊城差一點就棄城溜了,若不是滿寵沉白馬玩造型,樊城早就丟了。
他若再被圍困,會不會像于禁一般直接降了?
曹丕覺得不會,但他不敢賭。
那把大部分糧草和主力放在樊城如何?若事有不逮,至少在北岸,無論是救援還是撤退都要容易許多。
這個想法就更搞笑了,就樊城那副“危城”的樣子,禁得住關羽猛攻?
曹丕可是聽說了,劉備那邊多了一種新式發石車,威力甚大。
雖然具體什麼構造、樣式都沒刺探到,但想想也知道不是樊城能頂得住的。
至於就地修築營寨禦敵,那防守能力則比城池低不止一個檔次,面對老劉的新式發石車就更被動了。
怎麼都不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