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玩這一手的敵兵,要麼派小股部隊輪流巡邏,一經發現敵軍立刻上前追殺驅趕。
要麼以同樣的辦法對付敵人。
可這兩個辦法都失敗了。
為今之計,要麼在士卒崩潰之前儘快發起總攻,要麼伺機撤離。
事實上在發現益州援兵已經抵達的時候,陸遜就已經放棄進攻夷陵了。
益州援兵未到之時尚未能破敵,如今發起總攻只會是毫無意義的送死。
不同於其他被吵醒的將校,本就尚未入睡的陸遜面色平淡,藉著火光依舊冷靜的觀察地圖。
但他心裡很清楚,奪荊州的計劃已經失敗。
被益州軍控制了長江西線的現在,拿下武陵、零陵已成痴人說夢。
而武陵、零陵拿不下來,公安就失去了匯聚荊西南資源的經濟樞紐作用。
只剩下軍事意義,成了單純的長江防禦工事。
至此,只能退而求其次,拿下南郡,控制荊北的資源,憑藉江陵公安與西蜀對峙。
主公大軍……應該已經拿下江陵了吧?
自己如能全身而退,或者至少損失別太大,與主公分別屯守江陵、公安,便還可以此為基與西蜀繼續爭奪南郡。
那麼下一步就是往哪撤。
可選路線有兩條,一是向東,走麥城,後沿漳水入長江經水路至江陵。
亦或東南,去宜都,直接自長江東行。
向北沿山路通臨沮,繞道而走雖無蜀軍守備,可那是曹操的地盤。
倘若只有幾十騎還好說,自己領如此大軍過境,一旦導致曹魏方面戰略誤判,與蜀軍一同伐吳,那代價將是毀滅性的,斷不可行。
往西自不必說。
向東的路已被劉禪關羽牢牢卡死,最佳路線只能是取道東南,走尚未被蜀軍攻佔的宜都。
這自然需要李異水軍的接應才行。
“來人。”
“在。”
“傳令李異水軍,命其堅守宜都,等待我軍抵達,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