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也道:“不錯,若非太子與關將軍及時西來,只恐我等也未必能堅持到諸位抵達了。”
張飛與趙雲一時相對無言。
不是,說好的二兄與阿斗陷於荊州呢?他們怎麼反倒成了援軍了?
趙雲忍不住道:“我當時說太子與雲長攆著陸遜跑,只是戲言啊……”
唯有諸葛亮,很快便從驚訝中回過神來,滿臉欣慰。
“太子與關將軍尚有多少人馬?”諸葛亮問道,他心中推測,若是一切順利,或仍可有萬人以上。
“據末將觀察,當不在陸遜之下,至少兩萬人馬。”
諸葛亮眉頭一挑:“哦?可知其屯兵何處?”
詹晏拱手道:“還請軍師與二位將軍入帳一觀。”
三人隨詹晏、陳鳳一同來到軍帳,湊到地圖前方。
“三位請看。”詹晏伸手先後指向夷陵北部兩座山頭,“陸遜與其麾下謝旌分兵屯於此二山。”
隨後他又指向東側一座山頭:“太子與關將軍大軍屯於此山。”
陳鳳補充道:“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率本部人馬來援,與秭歸大族文布、鄧凱招募的夷兵皆屯於大路,阻擋陸遜南攻夷陵。”
諸葛亮捻鬚細細觀察地圖,隨後雙目一亮:「太子與雲長佔據東側此山,扼守陸遜東渡沮水之路……若其只欲擊退陸遜,當走南側山道與夷陵守軍合兵一處為宜,糧草、退路皆優於此時。
「此舉卻是生怕陸遜退走的陣勢,欲殲敵於野。想必定是算準我益州援兵將至,方敢如此作為。」
“呵呵呵……”諸葛亮羽扇輕搖,顯得十分欣喜。
若論殲敵之氣魄,水淹七軍的雲長亦雄。
但能算準益州援兵的時間,卻必是太子。
加上先前獨領親軍堵呂蒙大軍於江陵的作為……諸葛亮此時有種莫大的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與自己一展平生所學時並不相同,卻更加自豪。
有些同僚為他花去大量時間教授太子而惋惜,但他卻從無那般感覺,反而樂在其中。
“軍師,你笑什麼?”張飛忙問,“可是想到破敵之策?”
“破敵之策?非也非也。”諸葛亮笑的更開心了,“那陸遜將成甕中之鱉,何須什麼計策?我等只需請君入甕便可。”
“怎個請法?”若是身邊沒有智謀之士,張三爺往往智計過人。不過軍中若有似臥龍鳳雛、法正等謀士,他便不願多花心思了。
諸葛亮笑對張飛道:“三將軍可是願聽亮調遣?”
“若能殲敵,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