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必須儘快拿下夷陵、秭歸等地,隨後屯兵固守,等待主公拿下江陵後,兩面包夾荊州軍,方能鎖定勝局。
然而大軍抵達夷陵的陸遜卻發現,這裡成了一塊硬骨頭。
不同於先前望風而逃的宜都,夷陵已經做好了殊死抵抗的準備。
自夷陵以東十餘里,長江航道逐漸收窄,荊門虎牙二山坐落於此形成了一道天然江關,此段水流湍急、明暗礁石頗多。
守將詹晏、陳鳳各自領兵屯於此處,江東水師再牛,也沒辦法硬闖如此險關。
這也是陸遜要奪夷陵的最重要原因,拿下此處,他便有自信堵住益州來援的大軍。
然而,眼下被卡的是他自己。
陸遜大軍水陸並進開往夷陵,吳將李異率領的三千水軍,經宜都走水路被堵在此處不得寸進。
而其主力則渡沮水,欲經山路南下開赴夷陵。
然而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早已聞訊率兵趕來支援。
與此同時秭歸大族文布、鄧凱等招聚夷兵約四千人,也已奔赴夷陵抵抗吳軍。
陸遜命麾下謝旌領兵前去攻討,但吳軍本不擅長山地作戰,在裝備、兵力、訓練度皆優於夷兵的情況下,戰事仍然陷入了焦灼。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未能速取夷陵的陸遜也不免焦躁起來。
檢視著地圖的陸遜眉頭緊鎖:「久攻不下,此地蜀軍必已西去求援,倘若益州援兵來前仍未拿下夷陵……便只能繞道避開關羽的荊州軍,退守江陵了。」
然而他還不知道的是,求援的人早已被劉禪派了回去,益州援軍比他計算的要快得多……
……
當張飛在閬中收到訊息時,立刻就坐不住了。
二兄與阿斗皆陷在荊州,眼下生死未卜,急的他想殺人。
“限爾等三日之內,備好糧草輜重,點齊人馬出征!”張飛語氣不容置疑。
其麾下將領範強、張達躬身而立,聞言立刻詫異的抬起頭:“三日?”
數萬人的裝備、糧草、馬匹,此行所需的船隻,三天內怎麼可能備的齊?又不是去踏青,打個行囊就能走!
此時憂心忡忡,又對東吳的背刺行為惱恨不已的張三爺卻不管那許多,厲聲道:“三日!若敢貽誤戰機,軍法從事!”
“這……”
二人無奈退出,只得加緊準備。
然而大軍出征,士兵集結,哪有這般容易?到了第三天頭上,二人自然依舊沒能備齊所需,點軍出征。
範強、張達無奈,只得去找張飛解釋。
然而自己這位右將軍什麼脾氣,他們再清楚不過,自己二人此時去觸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