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丕“聞聽”獻帝欲禪位之後,義正言辭的堅決不受,還特意上書獻帝大表忠心。
並在信中勸說獻帝,大漢江山歷久彌堅,南方尚有逆賊未定,臣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欲禪位?
劉協第二次“自願”下詔禪位,曹丕仍舊上書不受。
信中說,雖然他爹一生為大漢鎮壓叛亂、誅殺逆賊、功高蓋世,他曹丕如今萬邦來朝。但曹家滿門忠烈,一心匡君輔國,陛下萬萬不可如此。
第三次,曹丕再拒受。
雖然漢統衰落,眾人皆言漢祚將終,但陛下你這樣終究不好,讓我很難做啊,請不要逼我。
第四次,獻帝劉協堅持“自願”禪位,還有一篇洋洋灑灑的詔書為證,言辭懇切而正式。
再加上群臣死諫,許多百姓於城中跪求曹丕繼承大統,曹丕“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於百般無奈之下勉強決定受禪。
至於當時魏王曹丕快咧到耳朵根子的嘴角,那一定是由於感傷大漢氣數已盡,悲傷過度、情難自已,以至於表情扭曲了。
群臣擇定吉日,最終將曹丕登基的吉日定在延康元年(曹丕繼位後改建安為延康,劉備仍用建安二十五年)十月辛未日。
什麼?如今已是十月乙卯日,興建受禪臺會不會太趕?
受禪臺當然是早早就建好了的啊,這還用說麼。
曹丕勉為其難決定受禪之後,派人幾次前去向獻帝索要玉璽,皆被皇后曹節罵回。
只是日子一天天臨近,她心知終究保不住玉璽,若逼急了兄長,還不知他會做出什麼事來。
最後一次,曹節先臭罵使者一番,罵的他們無言以對,最後一把將玉璽扔到地上,泣聲說出了最後的詛咒:“皇天不佑!”
……
吉日到,曹丕在繁陽亭受禪臺登基稱帝,改元黃初,大赦天下,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
曹丕最後還對他笑著說:“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
如果讓劉禪聽見,定然要替已經成了山陽公的劉協給他唱首歌: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
大漢,自王莽篡漢、光武帝歷經十二年征戰再次一統,恢復漢祚之後,歷經184載,再次被曹丕篡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