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幾日,老劉又領張溫看了看蜀郡新打造的一批兵器,他看罷讚不絕口。
他又提出想親眼看看赤星軍將士,劉禪也滿足了他,命李二率人給他來了一次“軍演”,再度將張溫震住了。
而在他停留的這幾天中,諸葛亮十分重視此人,既關心其在蜀地的生活有無不便之處,又與其談天說地。
張溫感動於諸葛亮的關心,又欽佩其淵博的學識,等到臨走的時候,已經快要變成諸葛亮的迷弟了……
“太子、諸葛軍師,請回吧,溫此回江東,定勸說主公聯劉抗曹。”張溫拱手道。
劉禪道:“張議郎保重,南中之事,實令孤如鯁在喉,孫將軍若欲兩家修好,還要多些誠意才是。”
張溫一陣尷尬,有心說點什麼,又實在無話可說。
唱紅臉的諸葛亮此時插話:“將東西取來。”
自有人取來數個托盤,諸葛亮笑道:“大王念張議郎奔波不易,為孫劉修好煞費苦心,特備薄禮相贈。”
金餅、瑪瑙、犀角、象牙……
“如此厚禮,這……”
諸葛亮又端起一杯葡萄酒遞了過去:“大王特賜美酒,命亮為議郎送行,請!”
張溫感動得眼淚汪汪的,接過酒杯一飲而盡,躬身道:“多謝軍師厚意。”
此時諸葛亮看看左右,卻皺起了眉頭:“秦祭酒呢?”
“呃,暫時未到,許是有事耽擱了。”
“速去喚來。”
“是。”
聽到諸葛亮的話,劉禪忽然想起之前在會見張溫的宴會上,總感覺缺了點什麼是怎麼回事了。
就是缺了這位秦宓!
擔任從事祭酒的秦宓此前與劉禪接觸不多,存在感不高。
前世的劉禪也只對他做過的兩件事有印象,第一件事就是老劉發動夷陵之戰前曾堅持勸阻,結果被老劉下獄了。
這第二件嘛……
經諸葛亮傳喚催促,秦宓這才姍姍來遲。
張溫不禁心中不快,太子、軍師和成都一眾官員都來相送,此人卻經催促才到,好大的架子。
他心生不快,忍不住問道:“軍師,此乃何人?”
幕後總導演諸葛亮此時笑道:“益州學士秦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