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這麼問話,顯然是有別的說法,可是……
“難道不是嗎?”
西南漢夷矛盾以歷數百年,歸而復叛,叛而復歸,老劉不覺得還有其他解釋。
“是,但不完全是。”劉禪笑道。
見被自己吊了胃口的老劉,有點要使出“抄鞋十八式”的傾向,劉禪趕緊接著說。
“漢夷矛盾確實是此時南中主要矛盾的具體體現,但其產生的根源,孩兒以為還是階層矛盾。”
老劉皺眉道:“說說看。”
“南中權貴大族欲維持豪奢生活,自然要壓榨百姓,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日久自然催生民怨。為防百姓暴亂,最好的辦法便是為民怨找個宣洩口。”
劉禪笑笑:“父王不覺得,漢夷矛盾便很適合轉移百姓的仇怨嗎?”
老劉若有所思,一時沒說話。
諸葛亮那邊眼睛卻已亮了起來。
【諸葛亮好感度+1】(96)
“百姓生活困苦,漢人權貴指責夷民作亂,夷人首領指責漢民奸猾,卻絕口不提自己對百姓的壓榨。”劉禪冷笑道,“民怨壓不住了便打上一場。
“打贏了的勢力擴張,打輸了的低頭上貢。但無論輸贏,死的大都是百姓的人命,大戰過後,權貴依舊錦衣玉食,百姓依舊去過自己的苦日子。”
老劉心中漸漸明悟,眉頭卻皺得更緊了。
劉禪站起身,踱著步繼續道:“逢災年欠收,矛盾在內部壓不住了,便可如此次一般將矛頭指向朝廷,發起叛亂。
“無災豐收,南中權貴或為一己私慾,亦可以此煽動百姓發起叛亂,再借抵禦官軍為由橫徵暴斂而自肥。卻要百姓與朝廷將士為其赴死。憑什麼?”
劉禪說著激動起來,卻沒注意到老劉眉頭舒展,看向自己的雙眼在發光。
平復了一下心情,他最後道:“若行此法,使南中大戶不致擴張過甚,配合扶助農桑等富民之策,督查地方官員落實,縱然大族復反,必從之者寡。
“待百姓安居樂業之後,必感念父王恩德,再行教化,定可事半功倍。如此,可保南中長治久安。”
【家族和睦觸發】
【劉備好感度+1】(99)
“好!”劉備忍不住拍案而起,“好一個階層矛盾,哈哈哈!吾兒目光長遠,一言而勝庸人千言,為父之心甚慰啊。”
那你倒是再漲1點好感度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