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補充道:“但需嚴加監管,以免關卡層層加稅,廢公肥私。”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逐漸完善關於重新劃定南中行政區域,以及利用新劃分的行政區發展經濟民生的策略。
並且重新任命了各郡太守人選。
越嶲郡一分為二,靠南的改稱雲南郡。
原本兵敗逃亡的越嶲郡太守焦璜忠心可嘉,繼續留任原職。
而新劃分的雲南郡,則由功曹呂凱升任雲南太守。
留守永昌郡的府丞王伉,升任永昌郡太守。
分牂牁西南與益州郡南部,共同組成興古郡,由正昂調任興古郡太守。
改益州郡為建寧郡,李恢有勇有謀,留任建寧郡太守。
馬謖平叛有功,留任牂牁郡太守。
其餘有功將領,待回師成都後再行封賞。
……
商定了行政區劃的事情之後,劉禪又對諸葛亮道:“夷人各部,如今雖感念漢軍仁義,但也僅僅是停留在不鬧事的程度。他們畢竟與我漢民信仰、文化不同,卻是很難真正歸心。
“倘若日後待其脫貧,開始命其徵繳賦稅,行上計之事……亦或徵募其族中青壯為軍,助我軍北伐作戰,只恐有些夷民部落又要復反叛亂。”
諸葛亮點頭道:“此事,亮近來亦是日夜思之。南中夷民信仰與我等迥異,且其中多有以活人血食祭祀的殘暴之舉,此若不改,恐怕很難與漢民溝通交流,包容親近。”
劉禪嘆口氣:“代代傳承,令其更改談何容易,倘若用強,則前功盡棄。”
諸葛亮也一時陷入了沉默。
旁聽許久的李恢此時也嘆道:“是啊,此地夷民的許多傳說都只是口耳相傳,連個記錄與具體的形象都沒有,想要干涉實在千難萬難。”
諸葛亮聞言卻雙目一亮,羽扇一揮問道:“倘若有人幫助夷民,將他們的鬼神傳說形象描繪出來,再贈予他們,夷民是否願意?”
李恢一愣,而後笑道:“他們的鬼神傳說沒有記錄、形象,非是不願,實是不能。若有人身懷此技,助其信仰完善,他們必視其為大恩吶。”
“呵呵呵。”諸葛亮輕笑出聲,對劉禪拱手道,“太子,關於夷民歸心之事,亮已有良策。且容亮準備數日,到時定可助太子收夷民之心!”
看來諸葛叔是要幫他們描繪記錄信仰,此舉固然會令夷人感恩,但是對於緩和漢夷矛盾能有多大幫助……
不過劉禪雖然對這個具體舉措的效果持保留態度,卻對歷史上諸葛叔的南中治理結果十分清楚,因此立刻拍板同意。
之後,諸葛亮便將自己關進了書房,同時命李恢蒐集整理各部族夷民的神話傳說、信仰風俗。
又過得數日,南中各地的漢夷代表已經到的差不多了。
就在劉禪準備召開“南中代表大會”的前夕,諸葛亮終於也結束了自己的“閉關狀態”,一同帶出的,還有許多皮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