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了可供耕種的土地,雖然名義上土地是太子的私產,他們只是蔭戶,繳納的糧食實際卻比很多自耕農的稅賦還少。
有些人家已經開始用攢下的收入養雞、牛等牲畜,立下戰功的人家則都計劃著來年翻修擴建自己的小家,甚至集資擴建整個棚戶區……
錢多的多出,錢少的少出,個人得失在他們的相處中漸漸變成了一件小事。
整個棚戶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雖也偶有鄰里矛盾,但都是些雞毛蒜皮之事,他們好似活在夢裡。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明明有錢了,卻不願搬到城裡。
這種夢幻般的生活,以及劉禪堅持讓他們認字明理、懂得忠孝仁義,使得士兵們凝聚出了強大的戰鬥意志與團結精神。
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然而彭羕的事情,如果劉禪處理不好,就會變成戳破這種夢幻的一根針。
他們或許依舊感恩劉禪給予的一切,但卻會猛然驚醒,發現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比起來,自己依舊什麼都不是。
為了維護官員們的體面,太子會放棄當初對他們的承諾。
會想到太子……終究不是和他們站在一起的。
而這會迅速讓劉禪在赤星軍中建立起來的如信仰一般的威望,讓這支軍隊誇張的忠誠、團結與悍不畏死,飛速土崩瓦解。
反叛不至於,卻會失去銳氣與鋒芒,漸漸鏽蝕,終歸平庸。
這是劉禪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這件事,對他非但不是小事,還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彭羕,必須死。
“所以,你便擅自殺了他?”劉備板著臉看向劉禪。
“是。”
單獨面對老爹,他沒狡辯說自己是賠償,彭羕體格不太好給噎死了,是意外云云。
那是有了定論之後留著放在臺面上說的,而不是私底下把老爹當傻子耍。
“你在荊州方立大功,如今便無故擅殺官員,這讓其他人怎麼想?”劉備口氣並沒有自己想象中嚴厲,這讓劉禪頗為意外。
除去救了二叔,救了荊州,現在好感度正高以外,還要歸功於他遠在荊州尚未迴歸的諸葛叔。
劉備回成都後,諸葛亮曾不止一次提醒過他,彭羕此人行事囂張跋扈,心大志廣,難以保安。
劉備對此人正在考察期,這次的事情經過,他相信兒子沒有騙自己,這確實是彭羕能幹出來的爛事兒。
但他覺得劉禪為此殺人有些過了,有心敲打敲打。
“孩兒為父王大業之基,不得不誅殺此獠,縱然聲譽有損,亦在所不惜。”劉禪拱手道。
劉備氣樂了:“哦?我還要謝你不成?伱且說來聽聽,若是詭辯之詞,可小心皮肉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