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一開始還以為這侍者定然是被曹老闆的人收買的呢。
此時他已經將事情經過捋得差不多了。
“他若沿江順流東去,則必是曹、孫兩家之一收買,你自不可能任由其將訊息洩露出去。
“可倘若他是向南去的……再加上此前他一直沒有動作,唯獨我等才要‘先定南中’他便往南跑,那自然是被南中大族收買。
“你故意留著不殺他,是想逼他們得到訊息之後自己先鬧起來,才好有藉口發兵吧?”
【家族和睦觸發】
【劉備好感度+2】(92)
劉備欣慰的點點頭,越發覺得讓劉禪從小跟著諸葛亮,讓軍師教育兒子是一個英明的決定。
“只是倘若對方想到了這一點,反而按兵不動,甚至派人進貢以表忠心,待今後我等揮軍北伐時,其再伺機而動……”
劉備哈哈笑出聲來:“南中家族若有吾兒之智,也不會不堪到現在還只知魚肉當地百姓。萬一他們不咬鉤,再遣使者命其上計繳納賦稅,激他一激便是。”
笑罷,劉備待笑容漸收,忽又嘆了口氣:“唉,話雖如此,為父方才怒氣卻非作偽。此人追隨為父多年,之前一向忠心耿耿,我倒希望是自己看錯了。”
原本從荊州到益州一直隨著那侍者的家人,忽然不見了,老劉問起他只說水土不服又搬回了荊州。
之後那侍者行為舉止便不自然起來,多年的近侍,有這種變化老劉豈能看不出來?
更何況自從當年兒子在荊州遇刺,險些死了以後,老劉更是對這些侍者加倍留意。
當即便產生了懷疑,然而監視之下,此人卻一直沒什麼動作。
在那之後,老劉便刻意讓他侍奉各種重要場合,看他事後和誰接觸、有何動作。
只是沒想到,他一直忍到今天才動,背後居然是雍家。
“清酒紅人面,白財動人心。天下又有幾人能做到像幾位叔叔一般,只是此前沒人去誘惑他罷了。”劉禪倒是想得很開,小舅子和老兄弟都能叛變,別說一個下人了。
劉備先點點頭,而後又是一愣:“清酒紅人面,白財動人心?想不到阿斗隨口說的詩句竟也頗為不凡,以前倒未看出你有此文采。”
「因為這是抄的。」
之後父子二人又聊了聊南中局勢,史家歷來惜字如金,對一些不太瞭解、商隊又打聽不到的情況,劉禪正好也從老劉口中知道的更清楚了一些。
翌日,王猛也終於挑齊了人手,劉禪卻發現基本都是此前留守荊州的人。
“公嗣,我想把他也要來,你看行嗎?”軍營一角,王猛扯著旁邊一臉無奈的沈忠,“他在荊州時就和我配合的很好,很有天賦。”
劉禪問沈忠道:“你怎麼說?”
“我才剛當上軍侯,屁股還沒坐熱,他就又拉我去當小兵,還是見不得光的那種……不過既然自家兄弟開口了,那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