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不僅主動給彭羕之死定了性,甚至會後還找到劉禪,想去親自看望一下那婦人與臥病在床的孩子。
老劉與一眾官員就看著這倆人把臂談笑而去,皆是不明所以。
這倆人什麼時候關係這麼好了?
法正此舉,除回應太子的尊重外,他更是想看看,被劉禪如此看重的棚戶區到底是一處什麼所在。
為何劉禪寧肯領他這麼大一個人情,也要做成這件事。
以前僅聽說是收容流民與赤星軍家屬的地方,如今看來,事情絕不可能會如此簡單。
二人一路閒聊,很快便來到了棚戶區。
這還是法正第一次進入其中,馬上,他便被人們的狂熱狀態嚇到了。
隨著第一個看到劉禪到來的人歡撥出聲,男女老幼都先後自黃泥房子裡湧出,爭相跪拜行禮,口中滿是讚美之詞。
這種樣子的平民,法正從未見到過。
一般情況下,平民百姓遇到大人物,雖也會恭敬行禮,但之後便會馬上回避,以免惹禍上身。
各地普通民眾的眼中除了麻木,更多的就是恐懼。
然而此地的百姓,眼裡有光……
那種神情,法正只能想到一個詞來形容——虔誠。
哪怕是尚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他也能從其笑臉上看到無比的崇拜。
只怕漢中王劉備出行,也沒有這種效果。
很短的時間,他就明白劉禪的親軍為什麼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了。
同時也明白了,劉禪這次為什麼一定要彭羕的命。
“彭羕……死的值啊。”法正輕聲嘆道。
劉禪此時卻被說的有點不好意思:“孤此次卻是叫法尚書為難了。”
他還以為法正是事後抱怨一句。
不想法正卻搖搖頭,很認真的又說了一遍:“彭羕,確實死的值。”
說罷,他便在劉禪的指引下找到了那個孩子重病的寡婦。
親自慰問之後,他甚至俯下身看了看那個重病的孩子,詢問了情況,並表示有困難同樣可以相信官府,為民做主一向是漢中王治下官員的行為準則。
二人好不容易自熱情的群眾中脫身,疑問得到解答的法正欣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