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赤星軍的糧餉與擴編事宜,劉禪等人又向劉備詳細彙報了荊州之戰的過程。
聽得劉備與幾位在場官員也是隨之心潮起伏,至大勝之時亦忍不住喝彩。
“唉,這枝江縣令雖不通武藝,然其忠貞勇烈,比古之名將亦不遜色。”劉備聽到張文宣的事蹟也感慨良多,“若多幾個此等忠義之士,何愁大漢不能復興!傳令,追封已故張先張文宣為揚烈將軍,賜其家眷銀百斤。”
在聽到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走後,劉備忍不住大罵,劉禪笑道:“父王不必動怒,此人棄城而走之後,輾轉去了零陵,不想後來遇到了出兵欲去救援江陵的零陵太守郝普。
“郝普得知此人曾棄宜都重地而走,當即大怒殺之,那樊友此時早已不在人世。”
劉備這才怒火稍息:“殺得好!”
若是力戰不敵,最終敗走劉備不至於如此火大。
如果他是其他地方的將官,哪怕不戰而走劉備也不至於發那麼大火。
主要宜都也是卡在長江上的重地,他棄城而走不要緊,卻有可能會害死劉備的兄弟和兒子,這叫老劉如何不怒。
於此同時,老劉也記住了郝普這個人。
他審時度勢主動調兵支援關羽劉禪的事很讓老劉欣賞。
雖然最終沒派上什麼用場,但也忠勇可嘉。
“賞零陵太守郝普銀百斤,調任南郡太守,赴江陵上任。”
南郡的重要性要遠大於零陵,這看似平調,其實已算是升遷了。
隨後劉禪又說起了江陵守軍,以區區三千人死守江陵,抵禦江東四萬之眾。
將近千人戰死城頭,人人帶傷,幾近城破卻無一人投降。
“父王,我已以個人名義賞賜他們每人一千錢,布兩匹,美酒一甕。”劉禪笑道。
那意思,該怎麼賞你看著辦,堂堂漢中王,總不能比兒子給的少吧。
劉備眉頭一挑,道:“此皆我軍義士,每人賞三千錢,布十匹,酒五甕!”
趙累、王佐二人也因功升遷受賞。
同時不忘夷陵守軍,和率夷兵救援的各部落酋長首領。
馳援荊州的趙雲、張飛、諸葛亮也各有賞賜。
關羽自認功過相抵,拒受任何賞賜,而劉備也並未因關羽此次的驚險調整鎮守荊州的人選,命他繼續總督荊州軍政大事。
法正聽著老劉的一波波賞賜,在旁邊眉頭微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