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宴之後,江陵城表面上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
眾官員各歸其位,依舊如往常一般,至少糜芳沒感覺出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只是他不勝酒力最後醉倒被下人扶了回去,沒能陪太子到散席這一點比較失禮。
事後他還特意去賠禮一番,畢竟如今的劉禪已是太子,禮不可廢,相處起來卻是不能如原來一般隨意。
劉禪自然又是一番好言安慰,並表示江陵城一定會在糜家叔叔的帶領下穩如泰山……
又在江陵逗留幾日,每日與糜芳等官員談天說地,對於前線戰事也顯得十分關心,並沒有刻意忽略不談。
但劉禪對前線及城內糧草狀況的訊息都來自糜芳,而他也沒有任何要親自核查的意思。
這在糜芳看來十分正常,畢竟他也是從小看著這孩子長大的元老之一,對劉禪此時的信任他並不覺得奇怪。
數日後,圓滿將三萬降卒陸續傳送上船的劉禪再度對江陵一眾官員的配合大加讚賞,勉勵眾人做好防務之後,便率眾大張旗鼓的登上了返回益州的船。
至少在糜芳和東吳安插的江陵細作眼中是這樣沒錯……
糜使君還依依不捨的一路送到碼頭,差點淚灑江畔。
只是這一幕,如今看在一眾早已知悉真相的江陵官員眼中格外滑稽。
唯獨被矇在鼓裡的糜使君,還在賣力的演出……
在做演員這方面,新官上任的陸遜將軍則要比糜芳專業的多。
陸遜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給前方的關羽寫信。
而且姿態擺的極低。
陸遜名聲雖不在外,卻是江東四大家族中吳郡陸家的新一代掌舵人。
自二十一歲出道以來,做過地方縣令,深得民心。
統帥家族精銳部曲征討山越也履有建樹,可謂能文能武。
孫權為了籠絡人心還將侄女許配給了他。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起點極高,出道後一路順風順水的人,居然沒有絲毫應有的傲氣。
這封信簡直謙卑的令人髮指。
信中稱關羽為前輩,大肆誇讚了關羽北伐以來的功績。
同時反覆強調自己對關將軍的仰慕之情,絕不會與關羽為敵。
今後雙方比鄰,還請關將軍日後一定關照晚輩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