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年事已高,久病纏身,面對如此糟糕的局面,曹操在控制住情緒後仍舊有條不紊的開始做出後續應對。
“天子在許昌,今賊兵勢大,恐遭兵戈之險。寡人慾為天子遷都洪河(今黃河)以北,卿等以為如何啊?”
群臣議論過後紛紛附議,只是此時,卻有一人站了出來。
此人正值不惑之年,生得一副狼顧之相,時任曹操軍司馬,談吐氣質不凡。
正是所謂司馬八達中的老二仲達,司馬懿。
“大王,臣以為此時萬萬不可遷都。”
“嗯?”曹操皺眉看向這位自己當初強行徵辟來的屬下,“為何不可?”
司馬懿朗聲道:“于禁等人乃是被大水淹沒,非戰而不敵,非是我軍士卒弱於那關羽的荊州軍。倘若此時遷都,豈非示弱於敵?屆時人心思變,於大局更為不利。”
曹操也不想遷都,但問題是眼下樊城已經是一座泡在水裡的孤城,關羽早晚將他拿下。
連於禁的三萬人都沒了,徐晃……其實曹操此時心裡並沒指望他真能解了樊城之圍。
但曹操還是打算聽完他的話再下結論。
“那仲達可有良策,助我解樊城之圍?”
司馬懿笑道:“孫劉兩家外親內疏、貌合神離,如今關羽勢大,孫權必定不安。他久攻合肥不下,早已覬覦荊州多時。
“大王何不書信一封與那孫權示好,許其高官爵位,令其出兵去取荊州……屆時,樊城之圍豈不自解?”
曹操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緩緩點頭道:“仲達所言有理,取筆墨來!”
司馬懿口中的久攻合肥不下,自然也包括最新一次的戰敗紀錄。
孫權發兵北攻合肥,又敗了。
但他此次北伐的決心本就不堅定,他都那樣,麾下將領士兵更是無心賣命作戰。
裝樣子般的往合肥跟前湊湊,人家稍微一打便崩撤賣溜了。
撂下一小部分屍體,又幫張遼刷了點軍功戰績之後,大軍便麻溜的撤回來了。
這次失敗太過理所當然,以至於都沒有引起各方關注。
甚至孫權自己也沒覺得意外。
「但凡張遼還在,合肥肯定是打不動了,只能向西找機會取荊州了。」
這個想法在吳老二心中發了芽,也自然有人幫他澆水。
他接到了呂蒙的上疏。
大意是將軍,您快別打合肥了,咱還是想想辦法,如何趁機把荊州拿下現實一點。
現如今關羽大軍雖在圍困樊城,但江陵兵還是太多,您不如說我呂蒙有大病,把我調回去,屆時關羽定然放鬆警惕,調兵全力攻打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