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劉封的心情,稍微換位思考他也能理解。
當初老劉沒兒子,主動收人家當兒子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培養繼承人。
沒想到後來有親兒子了,還沒夭折。
不過當時連個地盤都沒有,本就前途未卜,對當不了繼承人這件事,劉封其實也沒覺得有啥可惜的。
之後東征西討幫老劉打基業時,老劉卻又覺得虧欠劉封,經常提拔賞賜不說,還總拿劉封和劉禪對比。
老劉的本意是用劉封激勵當時穿越不久、顯得有些眼高手低的劉禪。
可劉封不知道啊,他還以為老劉是對劉禪不滿意,仍然打算選他做繼承人呢。
劉封此後更加賣力賣命的參與打下了西川,又跟著打漢中,最後又成功佔了上庸,屢立大功。
在老劉的一聲聲靚仔中迷失了自己,期待越來越高。
結果老劉一頓封賞之後,卻突然宣佈立劉禪做王太子……
這讓一直懷抱希望,一有機會就想向父親展示自己的劉封情何以堪?
但要說劉封因為這就欲殺他劉禪而後快,那自己卻是不信的。
不為別的,就因為這尚有28的好感度。
好感度是不會欺騙自己的。
劉封若對自己有殺心,好感度必然會跌至負數。
所以,劉禪覺得也許還有機會,自己還能在劉封悲慘的未來上也做點什麼。
更何況此事也涉及關二叔的安危。
……
自漢中沔陽到上庸可以走沔水。
能通水路的地方,交通總是要快一些,耽擱不了太久。
再加上聽了諸葛亮的話之後,老劉也覺得確實應該在家庭和睦這方面下下功夫,便輕裝簡從,同劉禪一起來到了上庸。
上庸郡地處秦巴山間,周圍大山老林環繞,土地貧瘠,漢、羌、氐等多族雜居,實在不是個好地方。
甚至這地方經常用來流放犯人。
但對於想控制沔水一線的勢力來說,此處又不得不取。
劉禪跟著老爹來到了上庸郡的治所上庸縣城……
說這地兒叫縣城,可是太抬舉它了,說是大一點的山寨還差不多。
劉禪遠遠的便看到許久未見的劉封,帶著一眾屬官在城門口迎接。
劉封生得人高馬大,體格雄健,一看便是一員虎將。
此時他滿臉希冀與笑意的快步上前,可當看見劉備身後的劉禪時,笑容便僵在了臉上……